梆子   [bāng zi]
[梆子]基本解釋
1.見梆1 2.一種用開有縱長口的空心樹幹製成的打擊樂器 3.即梆子腔 4.:河南梆子
[梆子]詳細解釋
巡更或舊時衙門用以集散人眾所敲的響器。用竹子或挖空的木頭製成。
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那莊前莊後,莊東莊西,三四百 史 家莊戶,聽得梆子響,都拖槍拽棒,聚起三四百人,一齊都到 史家莊 上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六二回:“外面那洋號一回一回的,吹得嗚嗚響,人來人往的腳步聲,又是那打更的梆子敲個不住,如何睡得著。” 巴金 《砂丁》一:“二更的梆子果然響起來,清脆的木頭的聲音在這靜夜裡和那一聲兩聲的狗叫互相應答。”
打擊樂器。用兩根長短不同的硬木棒製成,兩手各執其一,互擊發音以按節拍。是梆子腔的伴奏樂器。
指梆子腔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九回:“無如老爺的天性又生來的合看戲這樁事不甚相近,甚么叫作賓白合套,切末排塲,平日一概不曾留過這番心,再講不到梆子、二簧了。”
[梆子]百科解釋
梆子,又名梆板,中國打擊樂器。約在中國明末清初(十七世紀),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。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、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。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,直徑4厘米,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,長20、寬5-6、厚4厘米。戲曲四大聲腔之一,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。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 更多→ 梆子
[梆子]英文翻譯
Bangz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