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亞病夫 [dōng yà bìng fū]
[東亞病夫]基本解釋
舊時外國人對 中國 人的貶稱。 毛澤東 《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》:“過去說 中國 是‘老大帝國’,‘ 東亞 病夫’,經濟落後,文化也落後,又不講衛生……但是,經過這六年的改革,我們把 中國 的面貌改變了。” 郭沫若 《全運會閉幕》詩:“ 中華 兒女今舒暢,‘ 東亞 病夫’已健康。”
[東亞病夫]詳細解釋
舊時外國人對 中國 人的貶稱。
毛澤東 《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》:“過去說 中國 是‘老大帝國’,‘ 東亞 病夫’,經濟落後,文化也落後,又不講衛生……但是,經過這六年的改革,我們把 中國 的面貌改變了。” 郭沫若 《全運會閉幕》詩:“ 中華 兒女今舒暢,‘ 東亞 病夫’已健康。”
[東亞病夫]百科解釋
“東亞病夫”(Sick man of East Asia),李小龍1972年主演原創電影《精武門》中國人不是病夫。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。一詞最早名為“東方病夫”出自上海《字林西報》(英國人主辦的英文報紙)於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,作者為英國人。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,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,派出了69名的代表團。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桿跳高選手進入複賽外,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,最終全軍覆沒。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,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並題為“東亞病夫”。此外,“東亞病夫”也是中國清末民初小說家曾樸的筆名之一。 更多→ 東亞病夫
[東亞病夫]英文翻譯
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