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本逐末是什麼意思,捨本逐末的解釋,造句,出處,捨本逐末的意思,成語故事,英文翻譯

捨本逐末   [shě běn zhú mò]

[捨本逐末]成語解釋

舍:捨棄;逐:追求。拋棄根本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節的、次要的。比喻不抓根本環節,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。
貶義

[捨本逐末]成語出處

《呂氏春秋·上農》:“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;不令則不可以守;不可以戰。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;其產約則輕遷徙;輕遷徙則國家有患;皆有遠志;無有居心。”

[捨本逐末]成語造句

學習中只熱衷於獵奇,不想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,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么呢?

[捨本逐末]成語故事

戰國時,各個諸侯國之間經常有使節往來。有一天,齊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趙國去問候趙威后。

齊王的這位使者沒有到過趙國,更沒見過趙威后。但他早就聽說趙威后是以為很賢德的往後,所以十分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差事。他想,我作為齊國使者去向趙威后問安,趙威后一定會很高興。她一高興,說不定會賞賜一些貴重的小禮品。因此,他覺得此次出使趙國,還是一件十分難得的美差呢。

這個使者披星戴月,馬不停蹄,終於到了趙國國都邯鄲。

邯鄲,在齊王使者的想像中是十分美麗的:那雕樑畫棟的梳妝樓,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,那熱鬧非凡的市橋,那巍峨秀麗的叢台……他聽人說過很多很多回,可就是沒有見過。因此,一路上盤算著,等辦完了公事,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鄲,飽飽眼福。

到了邯鄲,他直奔趙王城,去問候趙威后。

趙威后果然不負賢名。當齊王的使者被一位美麗的宮娥引進後宮時,趙威后早已端坐在一個繡墩之上等候了。她一身威嚴正氣,滿臉的慈祥。

以禮拜見之後,齊王使者把隨身帶來的齊王親筆信呈給了趙威后。但不知怎的,那趙威后竟然沒有先去拆閱齊王的信,卻躬身問齊王使者道:“你們齊國今年的收成好嗎?”,“好。”齊王使者答。

趙威后又問:“黎民百姓好嗎?”,“好。”齊王使者答。

趙威后再問:“齊王也很好嗎?”,“也很好。”齊王使者答。

齊王使者回答完問話,心裡很不是滋味。他是個心直口快的人,心中想什么,便直接問出來:“尊敬的威後,我奉我國大王的旨意,專程向您來問安。照說,您若回問的話,也該先問候我們的大王。可您先問的卻是年景和百姓,您怎么把低賤的擺在了前頭,而把尊貴的放在了後面呢?”,趙威后笑著說:“話可不能這么說。我之所以先問年景和百姓,後問候你們大王,自有我的道理。”,齊王使者納悶地問:“什么道理?”,趙威后說道:“你想想看,假如沒有好年景,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?假如沒有黎民百姓,又哪裡有大王呢?所以說,我這樣問才合乎情理;不這樣問,便是捨本逐末。你說是不是這樣呢?”,“這……”齊王的使者啞口無言了。

召見一結束,齊王的使者已經沒有心情再去瀏覽邯鄲的美景,便直接回齊國去了。

在歸國的路上,齊王的使者一直覺得肩上沉甸甸的。雖說那趙威后什么禮品也沒有賜給他,可他並不認為是空手而歸。他覺得,趙威后的那有關“捨本逐末”的幾句問候,比什么禮品都貴重。

[捨本逐末]百科解釋

古以農耕為本,工商為末。謂捨棄農耕,從事工商。拋棄根本,追求枝節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,而只抓細微末節。拋棄事物根本、主要的部分,而去追求枝節、次要的部分。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問題,而專顧細枝末節。現多用於指輕重主次顛倒,不會明辨輕重緩急。 更多→ 捨本逐末

[捨本逐末]英文翻譯

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f

[捨本逐末]相關搜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