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薪救火是什麼意思,抱薪救火的解釋,造句,出處,抱薪救火的意思,成語故事,英文翻譯

抱薪救火   [bào xīn jiù huǒ]

[抱薪救火]成語解釋

薪:柴草。抱著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,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。

[抱薪救火]成語出處

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三回:“若聽諸葛亮之言;妄動甲兵;此所謂負薪救火也。”

[抱薪救火]成語造句

1. 上個月他因曠課,考試沒有及格,你不幫他補課,還約他跳舞,這不是抱薪救火嗎?

[抱薪救火]成語故事

戰國末期,秦國向魏國接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,魏國無力抵抗,大片土地都被秦軍占領了。到公元前273年,秦國又一次向魏國出兵,勢頭空前猛烈。

魏王把大臣們召來,愁眉苦臉地問大家有沒有使秦國退兵的辦法。大臣們由於經過多年的戰亂,提起打仗就嚇得哆嗦,誰也不敢談“抵抗”二字。在這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,多數大臣都勸魏王,用黃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為代價,向秦王求和。

謀士蘇代聽了這些話,很不以為然,忙上前對魏王說:“大王,他們是因為自己膽小怕死,才讓您去賣國求和,根本不為國家著想。您想,把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雖然暫時滿足了秦王的野心,但秦國的欲望是無止境的,只要魏國的土地沒割完,秦軍就不會停止進攻我們。”,說到這裡,蘇代講了一個故事:從前有一個人,他的房子起火了,別人勸他快用水去澆滅大火,但他不聽,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,是因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滅火反而能助長火勢的道理。大王若同意拿著魏國土地去求和,不就等於抱著柴草救火嗎?”,儘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,但是膽小的魏王只顧眼前的太平,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。到公元225年,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,包圍了國都大梁,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,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。

[抱薪救火]百科解釋

抱薪救火,中國古代成語,出自《史記·魏世家》中蘇代與魏安釐王的一段對話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猶抱薪救火,薪不盡,火不滅。”意為:抱著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,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。它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或消除災禍,只有看清事物本質,用正確的方法去處理,否則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,災禍繼續擴大。 更多→ 抱薪救火

[抱薪救火]反義詞

[抱薪救火]英文翻譯

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