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靡   [pī mǐ]
[披靡]基本解釋
1.隨風散亂地倒下 2.潰散
[披靡]詳細解釋
草木倒伏。
漢 司馬相如 《上林賦》:“應風披靡,吐芳揚烈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三:“有大蛇冉冉而至,草木皆披靡,擔夫驚走, 器之 不動也。” 清 張明弼 《丹葵》詩:“盲風一夜渡南荒,眾草披靡盡欲狂。”
喻軍隊潰敗。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於是 項王 大呼馳下, 漢 軍皆披靡,遂斬 漢 一將。”《新唐書·杜伏威傳》:“大呼衝擊,眾披靡。”《明史·朱能傳》:“軍數萬人皆披靡,蹂藉死者甚眾,降三千餘人。”
泛指退卻,後退。
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天部一》:“ 唐 代州 西有大槐樹,震雷擊之,中裂數丈,雷公為樹所夾,狂吼彌日,眾披靡不敢近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不久就主持《民報》……真是所向披靡,令人神旺。”
喻事物衰落。
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閔預》:“頃見佛國雲遙,空門不靖,至使西來大意,日就披靡,東土眾生,自為簧鼓,良堪悼也。” 郭沫若 《滿江紅》詞:“天垮下來擎得起,世披靡矣扶之直。”
猶風靡。
清 端方 《請平滿漢畛域密折》:“乃無端而忽有此種邪説,披靡全國者,不過一二逆賊,希冀非常,藉此為題,以惑人心耳。” 梁啓超 《社會革命果為今日中國所必要乎》:“及 斯密亞丹 興……謂社會如水然,任其自競,則供求相劑,而自底於平。此論既出,披靡一世。”
[披靡]百科解釋
披靡,謂風吹到的地方,草木隨之倒伏。比喻力量所到之處,什么也阻擋不了。 更多→ 披靡
[披靡]英文翻譯
Man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