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花木、水果等顯現出萎縮:幾天沒澆水,海棠花有些~了。②表現出精神不振:他這兩天有點~,不像往日愛說愛笑。
植物因缺乏水分而莖葉萎縮
1.同“蔫菸”。 2.衰敗;枯萎。
柔美的樣子。
1.枯萎。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8期:“野菜已經蔫巴了,但樣子可以看得出來。”2.精神萎靡。 畢方 鍾濤 《千重浪》第五章三:“你這人呀,蔫巴起來跟霜打了一樣;來了精神頭比灌了二兩黃湯還歡!”
1.植物失水萎縮。穆青 等《為了周總理的囑託》:“這年夏天天旱,棉葉開始打蔫。”2.形容精神不振。 柯岩 《奇異的書簡·她愛祖國的明天》:“一看哪個學生打蔫兒,就摸他們的額頭:是不是發燒了?肚子疼啦?”《北京晚報》1984.2.9:“可我從來沒看見她打過蔫,也不知她哪來的那么大勁頭。”
1.猶悶悶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五回:“不想姑娘鬧了個皮子,蔫蔫兒的受了,自己倒出乎意外,一時抓不著話岔兒。” 郭澄清 《大刀記》第三章:“ 牛子 羞得面頰血紅,蔫蔫地走開了。”2.猶懨懨。睏乏的樣子。《收穫》1981年第4期:“肉體上的疲累,腹中的飢餓,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。”
深紅色。亦指鮮艷的紅花。蔫,用同“ 嫣 ”。
衰敗;枯萎。
老北京方言
不新鮮的食物。
猶枯萎。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一個春天,我們忽然發現‘版納紅’攀枝花的幼林竟成片地枯蔫死去。”
形容為人性格柔順,或外表不露痕跡
指人心地不好,常在人背後使壞
1.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縮 2.人沒精神,犯困
不切實際的主意。蔣子龍 《喬廠長上任記·上任》:“這個小伙子性格倔強,有蔫主意。”《小說選刊》1981年第12期:“你呀,不愛叫喚的狗最有蔫主意。”
蔫這幾天他顯得蔫巴巴的,沉默寡言
沒精打采的樣子。 梁斌 《紅旗譜》二三:“ 李德才 順原路走回來, 嚴志和 還在那裡蔫頭耷腦地等著他。”《十月》1981年第5期:“就在 金連城 被他那嚴厲的爸爸數叨得蔫頭耷腦、無言答對的時候,倒楣的 谷老頭 一步邁進小酒店。”
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。
1.不聲不響的 2.萎靡不振的,傾向於萎靡不振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