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授官的文憑。《北齊書·傅伏傳》:“ 周 克 并州 ,遣 韋孝寬 與其子 世寬 來招 伏 ……授上大將軍、武鄉郡開國公,即給告身。” 唐 元稹 《為蕭相謝告身狀》:“右,中使某乙至,奉宣進止,賜臣某官告身一通。”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二七:“方圍閉時,降空名告身千餘道,令其便宜補授。” 明 陸容 《菽園雜記》卷十:“乃如告身非誥勅,即今文憑類也。” 清 阮葵生 《茶餘客話》卷二:“ 康熙 年間命翰林按官職所掌撰擬告身文字,無須臨事猝辦。”
頒布。辨,通“ 班 ”。
以簡策相告。
1.舊時官吏告請長假。 唐 白居易 《百日假滿》詩:“長告初從百日滿,故鄉元約一年迴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宋神宗元豐三年》:“ 申天規 昨乞長告,訪求其父。”2.常用為辭職的婉辭。 金 元好問 《出京》詩:“從宦非所堪,長告欣得請。”參見“ 長休 ”、“ 長休告 ”。
謂辭官。
宣布,告知
謂祭祀以上告天帝。
行聘之前,祭告祖廟。《儀禮·聘禮》“厥明,賓朝服,釋幣於禰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案: 昭 元年, 楚 公子 圍 聘於 鄭 ,雲:‘布几筵於 莊 共 之廟而來。’ 服氏 雲: 莊 ,謂 楚莊王 , 圍 之祖; 共王 , 圍 之父。是大夫並告羣廟者。彼不告聘,直告娶,故得並告。”
敬辭。猶奉茶。
表白心志。
1.當事人向司法機關控告或起訴 2.向上級或長輩訴說自己或別人受到的欺負或不公正待遇
普遍告知。
亦作“ 告誡 ”。警告勸戒。多用於上對下,長對幼。
指官吏休假期間參與政事。
廣為告示。
揭發控告。
交際上的謙辭,表示情有未恰、理有未安的意思
1.指報帝王之喪。 唐 韓愈 《送幽州李端公序》:“某前年被詔,告禮 幽州 。” 馬其昶 校注:“﹝ 貞元 ﹞二十一年正月, 德宗 崩,以 藩 ( 李藩 )為告哀使,故至 幽州 。”2.古代帝王、官吏出行時的祭告之禮。亦特指帝王的告廟禮。《儀禮·聘禮》“釋幣於行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大夫雖三祀,有行無常祀。因行使,始出有告禮而已。”《宋史·禮志五》:“告禮:古者天子將出,類於上帝,命史告社稷及圻內山川。又天子有事,必告宗廟,歷代因之。”
被指控犯法的人。尤指刑事案件中的被指控犯法的人
亦作“揑告”。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