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獃
1.中醫病名。患者心臟跳動劇烈的一種症狀。 2.猶怔忪。謂驚恐不安。
驚恐不安
惶恐不安。
[口]行動反常,像有精神病一樣
眼睛發直,發愣。 也指發獃
眼睛發直,發楞。表示神志不清或驚恐失措。
亦作“ 囈癥 ”。 熟睡時因下意識作用而引起的言語或動作。
因意外而發愣。馮德英 《苦菜花》第十五章:“‘喔,是她。你也認得她嗎?’年青媳婦有些懵怔地反問。” 柳杞 《好年勝景》:“‘盟叔’,這可真是新鮮希罕的稱呼呵,這稱呼不能不使人懵怔了一下。”
1.因吃驚而發獃。2.特指做惡夢而受到的驚嚇。
〈方〉呆住,指神經一下子失去控制而表現出呆板的樣子
猶一愣。魯迅 《野草·頹敗線的顫動》:“那垂老的女人口角正在痙攣,登時一怔,接著便都平靜。” 劉白羽 《槍》:“恰巧在這時,從空中落下一陣撒鐵豆子似的槍聲,兩個都一怔!”
由於事出意外而一時發怔。梁斌 《紅旗譜》十六:“ 運濤 回頭一看,打了個冷怔,一時慌急,不知怎么好。” 梁斌 《播火記》第二卷二三:“他上下看了看 朱老忠 ,身上打了個冷怔,說:‘老頭!不揚名不道姓,扛著鍘刀來我們院裡幹嗎?’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老頭打了個冷怔,連忙說,‘我叫 火根 。以前在郵局當郵遞員,退休好幾年了。’”
形容發楞的樣子。
發愣的樣子。《收穫》1981年第5期:“他直怔怔站在原處,看著她跑去的背影。”
謂熟睡中說話或做動作。
1.〈方〉發獃;發愣 2.也叫愣神兒
迷糊發愣的樣子。
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。 同“目瞪口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