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小   [xiǎo xué]
[國小]基本解釋
[primary school;elementary school] 對兒童、少年實行初等教育的學校
[國小]詳細解釋
對兒童、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。我國 西周 即有國小,此前則名曰下庠、西序、左學等,其後亦名稱不一。官學如四門國小、內國小,私學如書館、鄉塾。近代國小始於19世紀末。
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“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,學小藝焉,履小節焉” 北周 盧辯 註:“國小,謂虎闈師保之學也……《白虎通》曰:八歲入國小,十五入大學是也。此太子之禮。《尚書大傳》曰:公卿之太子,大夫元士嫡子,年十三始入國小,見小節而履小義;二十而入大學,見大節而踐大義。此世子入學之期也。又曰:十五年入國小,十八入大學者,謂諸子性晚成者,至十五入國小,其早成者,十八入大學。《內則》曰:十年出就外傅,居宿於外,學書計者,謂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。” 宋 朱熹 《<大學章句>序》:“人生八歲,則自王公之下,至庶人之子弟,皆入國小,而教之以灑掃、應對、進退之節,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之文。” 沈從文 《從文自傳·辛亥革命的一課》:“ 民 三左右地方新式國小成立, 民 四我進了新式國小。”
漢 代稱文字學為國小。因兒童入國小先學文字,故名。
隋 唐 以後為文字學、訓詁學、音韻學之總稱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古者八歲入國小,故《周官》保氏掌養國子,教之六書,謂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聲、轉注、假借,造字之本也。”《隋書·經籍志》始以有關研究文字、訓詁、音韻著作備於國小。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 太炎先生 曾教我國小。”
猶小道。謂瑣屑之學。
《陳書·傅縡傳》:“頃代澆薄,時無曠士,苟習國小,以化蒙心,漸染成俗,遂迷正路。”
[國小]百科解釋
國小,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,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.隨著社會發展,在其前又開設了幼稚園。一般6-12歲為國小適齡兒童,現階段國小階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,有些地區仍是5年。國小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。 更多→ 國小
[國小]英文翻譯
Primary schoo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