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象聲詞,鼓掌時所發出的聲音,也指鼓掌
1.短促而尖銳的清脆聲 2.因不高興而板起臉 3.說話--含貶義 4.[以不入耳的語言]諷刺、挖苦
1.亦作“呱嗒”。 象聲詞。 2.形容頃刻變臉的樣子。 3.指因不高興而板起面孔。如:他呱嗒著臉,一句話也不說。 4.猶嘮叨。如:可惜他白呱噠了半天,一點作用也不起。
1.發自喉部的粗而沙啞的叫聲;典型指烏鴉、渡鳥或白嘴鴉的天然叫聲 2.蛙或渡鴉的粗叫聲或相類似的聲音
指嬰兒啼哭。
嬰兒啼哭。
形容聲音響而嘈雜。
見“ 呱唧 ”。
歡笑聲。
閒聊。碧野 《山間豎琴彈奏》:“老工人把老隊長拉到大壩頭上坐下,兩支香菸一點著了火,兩個老工人就啦呱起來了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鄉親們聽說我要走,白天黑夜擠破了門,啦呱、挽留。”
見“ 頂刮刮 ”。
方言。閒談。 陳登科 《我的老師》:“他坐在樹蔭下,和農民們拉呱一個中午。”《人民日報》1981.9.14:“夜市的一角,我無意中聽見一位營業員在同熟人拉呱。”
指上等的,優良的。 既指人的本領,也指貨物的質量
見“ 穀穀呱 ”。
見“ 呱噠板 ”。
雞啼聲。指代公雞。
鵓鳩的鳴聲。
亦作“ 呱嗒板 ”。 亦作“ 呱打板 ”。演唱快板等曲藝節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。用兩塊板或幾塊板連結而成。 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二十:“ 張景祥 扯起嘶啞的嗓門,一手搖著呱打板,唱著《賣線》。”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4期:“吹銅號,拔鐵弓子,打鐵呱嗒板兒的,發出各種怪腔怪調的叫買叫賣聲。”《新華文摘》1982年第1期:“﹝ 南韓 的僑民﹞舉起一副呱噠板,噼噼啪啪使勁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