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wù 
  • 3
  • GQV

[兀]基本解釋

1.高而上平,形容禿山,泛指禿:~鷲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

2.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樣子;b.突然;c.昏沉無知的樣子)。突~。

3.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:~那。~的(dì)(a.這,這個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
[兀]詳細解釋

1. 兀 2. 兀

〈形〉

  1. (指事。從一,在人上。人頭上一橫,表示高平。本義:高聳特出的樣子)

  2. 同本義

    兀,高而上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。——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
  3. 又如:兀岸(直聳挺拔);兀嶁(險峻)

  4. 光禿(如毛髮)的

    蜀山兀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
  5. 又如:兀首(頭髮脫落)

  6. 茫然無知

    臨文乍了了,徹卷兀若天。——柳宗元《讀書》

  7. 又如:兀兀陶陶(醉酒);兀楞楞(痴呆)

  8. 不夠穩定 。如:兀突突(形容心跳不安)

  9. 獨立

    焉有翡翠橫肩,援琴合膝,而能兀焉自立者也?——清· 吳從先《金小品傳》

  10. 昏沉 。如:兀兀騰騰(昏昏沉沉)

〈動〉

  1. 動搖,搖晃

    兀其根本而能全於長世者也。——《後漢書》

〈副〉

  1. 還;仍然;到目前依舊 。如:兀子(仍然;還);兀自(兀子。還,仍然)

  2. 筆挺地 。如:兀坐(端坐)

〈代〉

  1. 這,那 。如:兀是誰(那是誰;這是哪一位);兀底(這;這個);兀得(這個;這)

  2. ∶姓

  3. 另見 wū

  1. ——“兀禿” wūtu:同“烏塗” wūtu。

  2. 另見 wù

[兀]百科解釋

兀,wu,從一在人上。高而上平也。兀字骨刻文演變:引自:丁再獻、丁蕾《東夷文化與山東·骨刻文釋讀》十九章第二節,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。“兀”是漢語中的一個使用不多的多音字,其讀音有第四聲wù和第一聲wū;造字法:會意;結構:獨體;筆劃:3;五筆:GQV;繁體:兀;鄭碼:GRA;筆順編號:135;四角號碼:10212;Unicode:CJK;統一漢字U+5140 更多→

[兀]英文翻譯

to cut off the feet

[兀]為謎底的謎語

1.九代單傳(打一字)

2.乃獨生兒(打一字)

3.一會兒(打一字)

4.光字削髮(打一字)

5.獨生子打一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