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古時稱替主人接引賓客和贊禮的人。 2.行婚禮時贊禮的人。 3.(儐,今讀bīn)舊指婚禮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。
1.相禮;贊禮。 《後漢書·百官志二》“治禮郎四十七人” 劉昭 注引《東觀書》:“主齋祠儐贊九賓。”2.婚禮中的贊禮者。 唐 高彥休 《唐闕史·許道敏同年》:“俄有 張希復 員外結婚於丞相 奇章公 之門,親迎之夕,辟 道敏 為儐贊。”
擯斥,背棄。
排斥,擯棄。
見“ 排擯 ”。
婚禮中導行禮儀。 唐 高彥休 《唐闕史·許道敏同年》:“時有同年 張侍郎 讀 ,一舉成事,年才十九,乃 道敏 敗於垂成之冬,儐導外郎鵲橋之夕, 牛夫人 所出也。”
《詩·小雅·常棣》:“儐爾籩豆,飲酒之飫。兄弟既具,和樂且孺。”儐,陳列;豆,食器。後以“儐豆”表示兄弟友愛和睦。
古代祭祀時引導屍謂之儐屍。 屍,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。
擯棄,背棄。儐,通“ 擯 ”。
侍從的人。
賓從。
導引和接待賓客之人;陪從者。
同“ 九賓 ”。《隋書·禮儀志三》:“既至,大司空設九儐以致館。”
婚禮時照顧新郎的伴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