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言鼉於水中作浪。
鼉鳴聲。為有雨的預兆。
硯石名。因產於 山東 蓬萊 海中 鼉磯島 ,故名。
白色的鼉。
見“ 鼉鼓 ”。
鼉居住的洞窟。
即鼉龍。一種與鱷魚相似的動物,皮可鞔鼓。因借指鼓。
鱷魚皮製成的鼓
1.鼉鼓的響聲。 唐 薛能 《吳姬》詩之八:“樓臺重疊滿天雲,殷殷鳴鼉世上聞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同年魏介之會上作》詩:“閒上碧江游畫鷁,醉留紅袖舞鳴鼉。”2.敲擊鼉鼓。 唐 皇甫松 《醉鄉日月·飲論》:“醉得意,宜艷唱,宣其和也;醉將離,宜鳴鼉,壯其神也。” 宋 黃庭堅 《寄袁守廖南卿》詩:“少得曲肱成夢蝶,不堪衙吏報鳴鼉。”3.鼉鼓。《敦煌變文集·張義潮變文》:“僕射即令整理隊伍,排比兵戈,展旗幟,動鳴鼉,縱八陣,騁英雄。”
傳說中指成了仙的鼉。
指更鼓聲。因鼉夜鳴與更鼓相應,故名。亦指戰鼓聲。 宋 韓駒 《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》:“我老倦隨宮漏水, 江 南 江 北聽鼉更。” 宋 陸游 《夏夜》詩:“六尺筇枝膝上橫,中庭岸幘聽鼉更。” 清 龔自珍 《阮尚書年譜第一序》:“厥後 蔡牽 往來 閩浙 ,公首薦 壯烈伯 李公 俾為統帥, 壯烈 成名, 牽 亦尋滅,鯨浪遂息,鼉更不驚。”參閱《埤雅·釋魚》。
1.亦作“ 鼉皷 ”。用鼉皮蒙的鼓。其聲亦如鼉鳴。《詩·大雅·靈台》:“鼉鼓逢逢。” 陸璣 疏:“﹝鼉﹞其皮堅,可以冒鼓也。” 唐 溫庭筠 《昆明治水戰詞》:“鼉鼓三聲報天子,雕旗獸艦凌波起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遇赦調邊》:“雞竿鼉皷,制出金門傳唱,特與人間解網。” 清 黃永 《龍衣舟行》:“逢逢鼉鼓溪邊過,百尺樓船萬鈞柁。”2.鼉鳴聲。 唐 許渾 《贈所知》詩:“湖日似陰鼉鼓響,海雲纔起蜃樓多。” 金 劉迎 《海上》詩:“蜃樓春作市,鼉鼓暮催衙。”
即揚子鱷。皮可張鼓。
大鱉和豬婆龍。
南方少數民族的鼉鼓。
鼉鳴叫。古人聽鼉叫以占雨。
即鼉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鱗一·鼉龍》。
鼉叫。
一個網頁設計愛好者logo的名字
指水中兇猛的鱷類動物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子虛賦》:“其中則有神龜蛟鼉瑇瑁鱉黿。”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年深豈免有缺畫,快劒斫斷生蛟鼉。” 清 魏源 《三江口寶帶橋記》:“ 道光 三載, 吳 越 大澇,鼃鱉生萬灶,蛟鼉嬉千里。” 陳三立 《人日顧石公廣文飲集龍蟠里》詩:“ 徐侯 罷釣 東海 水,胸次鬱律千蛟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