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子和駕馭牲口的嚼子、韁繩。
鞍上小障泥。 清 蒲松齡 《日用俗字·走獸》:“踶胸搭頦加銀錽,橫鉈鞍韂用皮鑲。”樂亭大鼓《雙鎖山》:“八寶花的鞍韂上繡萬年花的松。”
1. [horse and harness]:泛指馬和馬具願為市鞍馬,從此替爺征。--《木蘭詩》2. [horse]:指人騎的馬而操舍鞍馬,仗舟楫,與 吳越爭衡。-- 司馬光《資治通鑑》3. [horseman]:騎馬的人門前冷落鞍馬稀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4. [side horse;saddle and horse] 一種體育器材,形狀略像馬,背部有兩個半圓環,可以調整高度,用來做體操
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,內塞軟物,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,前後均凸起
放在牲畜(如馬、騾)背上以便人乘坐或馱運物品的器具,用皮革包木製成
鞍子和托鞍的墊子。 古樂府《木蘭詩》:“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韉。” 唐 杜甫 《送人從軍》詩:“馬塞防失道,雪沒錦鞍韉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出關》:“但先給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,鞍韉曬一下。”
指馬。
猶歸騎。回家所乘的馬。
落滿塵土的馬鞍。亦代指車馬。
解下馬鞍。表示停駐。
見“ 鞍橋 ”。
馬鞍和車馬上的飾物。
騾馬背上被鞍具磨傷後長出的毛作白色,謂之“鞍花”。
1.銀飾的馬鞍。2.代指駿馬。
馬車。
馬籠頭和馬鞍。泛指馬具。
猶征馬。指旅行者所乘的馬。
1.鞍子。用以乘坐,故稱。 2.腳踏車上供人騎座的部件。如:腳踏車鞍座。
1.騎馬。2.古代婚娶時俗禮之一。
給 [馬等] 取下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