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際往來。
亦作“唱酧”。亦作“ 唱詶 ”。以詩詞相酬答。 唐 白居易 《<因繼集>重序》:“足下雖少我六七年,然俱已白頭矣……而又未忘少年時心,每因唱酬,或相侮謔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論詩》詩之二一:“窘步相仍死不前,唱醻無復見前賢。” 明 唐寅 《送行》詩:“此日傷離別,還家足唱詶。” 清 吳偉業 《送山東耿中丞青藜》詩:“幕中壯士爭超距, 稷下 高賢共唱酬。” 葉聖陶 《倪煥之》十七:“吟詩填詞,那是所謂唱酬,也算很了不起。”
亦作“酧價”。償付代價。《古尊宿語錄》卷二五:“朕收得中原之寶,只是無人酧價。”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至 泗 上,徒步至市中買魚,酬價未諧,估人呼為保儀。”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游杭》:“馬非蹀躞寧酬價,人不嬋娟肯動心。”
亦作“酧神”。祭謝神靈。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草河錄上》:“今則有借元寶之風,比紙為鈔,借一還十。主庫道士守之,酧神銷除,每歲春香火不絶,謂之財神勝會。” 清 陳景元 《古北雜詩》:“尚勇兒童拜,酬神酒肉分。” 夏曾佑 《小說原理》:“其窮鄉僻壤之酬神演劇,北方之打鼓書, 江 南之唱文書,均與小説同科者。” 許地山 《綴網勞蛛·枯楊生花》:“鄰村底 天后宮 ,每年都要演酬神戲。”
謂相互傾訴心意。
酬勞犒賞。
贈送禮物以示祝賀。
研討,討論。
酬賓的禮物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 後子 享 晉侯 ,造舟於 河 ,自 雍 及 絳 。歸取酬幣,終事八反。” 楊伯峻 注:“酬必主人贈禮物於賓以勸酒,謂之酬幣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酬幣宴貨,以示容合好。” 韋昭 注:“酬,報也。聘有酬賓束帛之禮。”《詩·小雅·鹿鳴序》“又實幣帛筐篚” 漢 鄭玄 箋:“飲之而有幣,酬幣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言飲有酬賓送酒之幣。”
1.見“贈酧”。 2.贈送以示酬勞的東西。酧,同"酬"。
互相贈禮應酬。
亦作“旅酧”。謂祭禮完畢後眾親賓一起宴飲,相互敬酒。
猶酬報。
寵賜;慰勞。
酬對奉和;用詩詞應答
對答辨析。《資治通鑑·晉安帝義熙七年》:“相府多事,獄繫殷積, 晦 隨問酬辨,曾無違謬。”
以酒祭地。
應對決斷。
亦作“酧功”。亦作“醻功”。獎賞有功勞者。
商業上指以優惠價格出售商品給顧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