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烈性馬。常用後蹄踢人。
互踢。
亦作“ 踶囓 ”。踢咬。《晉書·庾峻傳》:“牛馬有踶齧者,恐傷人,不貨於市。” 唐 韓愈 《畫記》:“於馬之中,又有上者下者,行者牽者……怒相踶齧者。”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馬殷》:“軍中推行軍司馬 張佶 為帥, 佶 將入府,乘馬輒踶囓,傷 佶 髀。” 宋 曾慥 《類說·畫後品》:“ 北齊 楊子華 畫馬於壁,每夕必踶囓長鳴,如索水草。”
謂馬乘時即奔跑,立時則踢人。
尥蹶子。騾馬等跳起用後蹄向後踢。
見“ 踶齧 ”。
用盡心力,勉力行之的樣子。
亦作“蹋踶”。見“ 踏蹄 ”。
用蹄踢。後引申指用腳踢。
踢撞。
1.跪倒。
用蹄踢。
一種烈性馬。常蹄踢嘴咬。《資治通鑑·後周太祖廣順元年》:“ 威 等使人先驅踶齧馬十餘入府,自帥其徒執斧斤、白梃,聲言縶馬,奄至座上,縱橫擊人,顛踣滿地。”
一種烈性馬。常蹄踢嘴咬。《資治通鑑·後周太祖廣順元年》:“ 威 等使人先驅踶齧馬十餘入府,自帥其徒執斧斤、白梃,聲言縶馬,奄至座上,縱橫擊人,顛踣滿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