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足而坐,跟不及地。
自持貌。
見“ 長踦 ”。
指爬行蠕動的蟲類。跂,通“ 蚑 ”。 宋 曾鞏 《賀熙寧十年南郊禮畢大赦表》:“萬國之歡,既交於沖漠;一人之慶,遂及於跂蠕。”
聳起身;踮起腳。
見“ 瞻企 ”。
1.蟲爬行貌。跂,通“蚑”。 2.比喻摸索前行。 3.行進平緩貌。跂,通“伎”。
踮起腳跟。
猶跂望。
1.踮起腳跟。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。 2.舉足。比喻頃刻。 3.企求達到。 4.傳說中的鳥名。 5.傳說中的國名。 6.指邊遠化外之地或化外之人。
跛行,行走不便。
1.瘸腿。 2.蹺起腳。
踮起腳跟而立。謂可以盼見。《資治通鑑·唐德宗興元元年》:“今雖盛強,其亡可跂立而待也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跂,舉踵而立也。”
舉步。比喻短距離。
嚮往,仰慕。
舉踵翹望。語本《詩·衛風·河廣》:“誰謂 宋 遠,跂予望之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董昭傳》:“遠近跂望,冀一朝獲安。” 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九難》:“千人離立,跂望顏色。” 蔣和森 《風蕭蕭》十四:“這次, 王仙芝 在 關東 起事,朝官們便大造‘讜論’,跂望他入輔。”
企望。
謂蟲類爬行蠕動。跂,通“ 蚑 ”。
用盡心力,勉力行之的樣子。
泛指蟲類。跂,通“ 蚑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