謂進讒言傷害。
毀謗誣陷。
亦作“ 潛構 ”。讒間誣陷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凱傳》:“會 全寄 、 楊竺 等阿附 魯王 霸 ,與 和 分爭,陰相譖搆, 胤 坐收下獄。”《魏書·皇后傳·孝文廢皇后馮氏》:“昭儀規為內主,譖構百端。尋廢后為庶人。”
進讒言毀謗。
因猜忌而誣陷。
突然而來的誣陷之詞。
鼓如簧之舌誣陷人。
詆毀指摘。
攻訐,讒毀。
惡言離間。
1. 亦作"譖訴"。 2. 讒毀攻訐。
日積月累的讒言。語本《論語·顏淵》:“浸潤之譖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堅傳》:“ 堅 與 卓 非有骨肉之怨也,而將軍受譖潤之言,還相嫌疑!”《魏書·任城王澄傳》:“膚受既通,譖潤罔極,緝緝幡幡,交亂四國。”
讒言。
進讒言陷害人。
見“ 媒諓 ”。
亦作“ 譖訴 ”。讒毀攻訐。《逸周書·諡法》:“譖訴不行曰明。”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勝》:“譖愬其羣臣,刼惑其君。” 宋 何坦 《西疇老人常言·原治》:“ 漢武 初年,獨任宰相,致 田蚡 之專恣擅權;厥後偏信諍臣,致 嚴 、 朱 、 吾丘 、 主父 諸人交私諸侯,潛藴譖訴,故曰偏聽生奸,獨任成亂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二臣哭夏》:“ 嚴介溪 交通內臣,譖愬已入聖心久矣。”
詆毀和訟爭。
1.見“譖愬”。 2.讒毀攻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