辱罵
指出他人過失而加非議、辱罵
猶詬病。
見“ 詬訾 ”。
互相辱罵。
謂自取其辱。
稽察盤問。
見“ 謑訽 ”。
謂罵罵咧咧地催交租稅。 唐 李賀 《章和二年中》詩:“ 關中 父老百領襦, 關東 吏人乏詬租。” 清 陳維崧 《地震行》:“誅求 江 左尚官府,詬租胥隷打門怒。”
1.怒罵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養生》:“及 鄱陽王 世子 謝夫人 ,登屋詬怒,見射而斃。”2.怒,嗔怒。 唐 元稹 《苦雨》詩:“巢燕污牀席,蒼蠅點肌膚。不足生詬怒,但苦寡歡娛。”《資治通鑑·唐穆宗長慶二年》:“ 弓高 守備甚嚴。有中使夜至,守將不內,旦,乃得入。中使大詬怒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七:“鄉之紳士以為言,令詬怒。”
責罵並詰問。
嘲笑詬罵。
辱罵。
詆毀詬辱。
猶詬詈。
1.容忍恥辱。 2.爭吵詬罵。
罪過與恥辱。語出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屈心而抑志兮,忍尤而攘詬。” 王逸 註:“尤,過也;攘,除也;詬,恥也。” 元 倪瓚 《素衣》詩:“視民如豵,寧避尤詬。”
斥罵。
辱罵與私下非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