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語。梵文Samyaksambodhi的音譯。指佛陀所證的“等正覺”。
1.神話中的山名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,肌膚若冰雪,綽約若處子。”或以為即古之 石孔山 ,在今 山西省 臨汾市 西。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意傳飛稿》:“ 武陵 津旁, 藐姑 山上,餐風吸露乘雲,那許塵眸相望。”2.指仙女。 清 曹寅 《窗前綠萼梅》詩:“日長似有春煙起,獨向苔岑間 藐姑 。” 汪文溥 《子美囑題化佛化裝存相即柬亞子》詩:“忽然窈窕垂雲鬟,肌理瑩澈 藐姑射 。”參見“ 姑射 ”。
教誨不倦的樣子。藐藐:疏遠的樣子。講的人不知疲倦,聽的人若無其事。形容徒費唇舌。
1.見"言之諄諄﹐聽之藐藐"。
1.說的人耐心懇切﹐而聽的人則不以為意。形容徒費唇舌。語本《詩.大雅.抑》﹕"誨爾諄諄﹐聽我藐藐。"
梵語的譯音。意譯為“無上正等正覺”。一譯為“無上正遍知”。是佛無上覺智。佛教認為得到這種無上的、正確的、普遍的覺智,即名為“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