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絲帶束於腰間。
雜色絲帶。
亦作“皁絛”。黑色的絲繩。《金史·輿服志下》:“ 明昌 六年制,文武官六貫石以上及廕者,許用牙領紫圓板,皁絛羅帶。”
即鈴索。
絲帶和籠子。亦比喻束縛人的事物。《資治通鑑·晉孝武帝太元八年》:“譬如養鷹,飢則附人,每聞風飊之起,常有陵霄之志,正宜謹其絛籠,其可解縱,任其所欲哉!” 明 徐渭 《十白賦·鸚鵡》:“奈此絛籠,將飛復墜。” 明 無名氏 《運甓記·手板擊鳳》:“今朝幸脫絛籠去,會看 雲陽 樹隼旟。”
束腰絲帶的鉤。 明 徐渭 《雌木蘭》第一出:“(木蘭換衣戴一軍氊帽)穿起來怕不是從軍一長官,行間正好瞞,緊絛鉤,廝趁這細褶子繫刀環,軟噥噥襯鎖子甲、煖烘烘當夾被單,帶回來又好脫與咬兒穿。”
系有絲絛的玉環,佩之以祈福。
1.衣帶名。兩頭有五色絲絛,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常用之,故名。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回:“﹝許貫忠﹞繫一條雜彩呂公絛,著一雙方頭青布履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二五回:“穿一領百衲袍,繫一條呂公絛。”《明珠緣》第四六回:“良卿走出來看時,只見那道士:穿一領百衲袍,繫一條呂公絛。手搖麈尾,漁鼓輕敲。” 2.刑具名。
草名。莖細,叢生數條,生於深山石上或朽木中。
絛蟲寄生於人體內引起的寄生蟲病。
犬牙狀的絲織花邊或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