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高聳貌。 2.聳動貌;顫抖貌。
恐懼慚愧。
驚視。
謂聲音陡然升高而加強。
感動敬慕。
挺然直立;高昂。《爾雅·釋木》“槐棘醜喬” 晉 郭璞 注:“枝皆翹竦。” 晉 陸雲 《寒蟬賦》:“思鳳居以翹竦,仰佇立而哀鳴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一:“道士 蘇澄隱 迎鑾駕,霜簡星冠,年九十許,氣貌翹竦。” 明 李東陽 《明喬君墓志銘》:“見君翹竦繼出,知公福澤攸在。”
亦作“ 戰悚 ”。形容因害怕而發抖。
嚴正耿直。
奇特;特異。
高聳。
恭敬惶恐。
謂因恐懼而屏息。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 定襄 聞 伯 素貴,年少,自請治劇,畏其下車作威,吏民竦息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陳審舉表》:“臣誠竦息,不遑寧處。”《資治通鑑·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》:“ 恪 征行之後,曹所奏署令長職司,一更罷選,愈治威嚴,多所罪責,當進見者無不竦息。” 明 歸有光 《懷竹說》:“竦息顧慮,擇地而蹈,將不能以一日自安。”
1.肅立惶恐。 2.恐懼。竦,通“悚”。
聳肩。表示震驚。竦,通“ 聳 ”。
高聳挺拔。
聳立;挺立。
同“ 孤聳 ”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灃水》:“高峰孤竦,素壁千尋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贛水》:“水出 雩都 縣,導源西北流,逕 金鷄石 ,其石孤竦臨川。”參見“ 孤聳 ”。
見“ 修聳 ”。
仗劍;持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