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各種等級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範。指封建社會中各種典章禮儀。
甜美的言辭,厚重的禮品。亦作“甘言厚幣”。
授:給予。古代認為男女之間不能親手相授受。
詩:指《詩經》;禮:指《周祀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。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。
指家人之間平居不必拘禮。
同“虛文縟節”。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蓋 英倫 爾時,虛僞滿於社會,以虛文縟禮爲真道德,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,世輒謂之惡人。”
敦:敦厚。詩:《詩經》。誠懇地學《詩》,大力講《禮》。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《詩經》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。
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,義為行動準繩,廉為廉潔方正,恥為有知恥之心。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。
指在禮節上自己年歲稍長。壹飯,猶言一頓飯,喻指極短的時間。也指在禮節上先有恩惠與人。
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,不慌不忙。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,不不慌不忙。同“慢條斯理”。
尚:注重。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。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。
恭:恭敬;禮:禮節。恭敬又有禮節。
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,是禮。仁愛的人愛別人,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。愛別人的人,別人也經常愛他;尊敬別人的人,別人也經常尊敬他。
同“ 知書達禮 ”。《水滸傳》第一一六回:“看了 柴進 、 燕青 出言不俗,知書通禮,先自有八分歡喜。”參見“ 知書達禮 ”。
庭:庭院;抗禮:平等行禮。原指賓主相見,分站在庭的兩邊,相對行禮。現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對等的關係。
子女遵承父親的教誨。
指遵循禮法。
治理。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。
指輕佻浮薄,不知禮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