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後漢書·獨行傳·范冉》載, 桓帝 時以 冉 為 萊蕪 長,因遭母憂,不到官,結草室而居。“所止單陋,有時糧粒盡,窮居自若,言貌無改,閭里歌之曰:‘甑中生塵 范史雲 ,釜中生魚 范萊蕪 。’”後因以“塵甑”為形容清貧之典。
猶范釜。
墮甑。謂錯謬已鑄,後悔無益;或事已過去,不值得置意。
陶製蒸器。
倒置的甑。喻環境閉塞。
陶製烹飪器。泛指粗陋的瓦器。
陶製炊器。
炊器。古代傳說豐年所出的一種瑞物。《宋書·符瑞志下》:“丹甑,五穀豐熟則出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大法頌序》:“桂薪不斧,而丹甑自熟。玉皋詎率,而銀瓮斯滿。” 南朝 梁 孫柔之 《瑞應圖·丹甑》:“王者棄淫污之物,則丹甑出。一曰行年豐即出。”
豆豉的一種。
甑帶。
《後漢書·郭太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 ,荷甑墮地,不顧而去”。後以“甑墮”謂破敗。
1.束甑的帶。 2.作藥用。
甑底的竹箄。
煮飯的蒸籠。甑,古代蒸食的炊器
《後漢書·孟敏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 。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
1.《後漢書·郭太傳》:“孟敏字叔達,鉅鹿楊氏人也。客居太原,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 2.謂破碎。
見“ 甑塵釜魚 ”。
玉圭與瓦釜。比喻高低、貴賤。
釜和甑。皆古炊煮器名。
蒸餾物質或使物質分解用的一種器皿,多用玻璃製成,形狀略似梨,頸部彎向一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