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2.形容火勢旺盛 3.形容威勢、氣焰很盛
形容喋喋不休之狀。
形容勢焰熾盛。
一說黃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領。號烈山氏、厲山氏。原居西北高原姜水流域(今陝西岐山東),後到達中原地區。曾與黃帝部落在阪泉(今河北涿鹿東南)大戰。戰敗後兩部落結成聯盟,由黃帝率領在涿鹿(今河北涿鹿南)大戰南方九黎族。擊敗並擒殺其首領蚩尤。炎黃兩部的結合成為中原各族的主幹,故炎帝亦與黃帝並稱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。一說炎帝即神農氏,製作耒耜,最早發明農業。並嘗百草,發現藥材,教人治病
1.指以火德而王的漢宋王朝。 2.特指南明皇朝。
1.向上燃燒。 2.指邪火上升。
《楚辭·遠遊》:“嘉南州之炎德兮,麗桂樹之冬榮。”後因以“炎州”泛指南方廣大地區。
舊指以火德王的 劉氏 漢 朝。
酷熱。
腸黏膜的炎症,通常多指小腸黏膜的炎症。症狀是腹痛、發燒、腹瀉等。
1.火焰向上;火向上燃燒。 2.指火。 3.指漢之火德。
[the eitle of Emperor Zhao Shi's reign in Song Dynasty] 宋端宗趙昰的年號。(1276-1278) 改元景炎。--宋. 文天祥《指南錄後序》
1.殘暑。 2.指餘下的氣焰。
猶火德。
炎熱的夏天;夏天之酷熱
《書·胤征》:“火炎 崑岡 ,玉石俱焚。”後以“炎崑”喻同歸於盡。
咽的炎症
亦作“ 炎歊 ”。暑熱。 宋 歐陽修 《憎蚊》詩:“荒城繁草樹,旱氣飛炎熇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·內閣·江陵議分祀天地》:“夏至盛暑,而駿奔於炎歊之中,六飛再駕,斯為戾矣。” 明 張煌言 《暑夜獨坐》詩:“炎熇如酷吏,入夜氣猶蒸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八回:“一天涼月洗炎熇,庭院無人太寂寥。”
南方濕熱致病的瘴氣。
指火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