蚌和大蛤。古代常混用以指蚌。
海市蜃樓。常比喻虛無縹緲的事物。 宋 唐藝孫 《天香·龍涎香》詞:“海蜃樓高,仙娥鈿小,縹緲結成心字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遊記·浙游日記》:“其上嵌空紛綸,復闢一竇,幻片海蜃狀。” 周詠 《秋懷》詩之六:“烹狗藏弓事可哀,看他海蜃結樓臺。”
即蜃車。
即蜃樓。
大蛤殼磨薄後鑲嵌以透明的窗子。
虹霓。
猶蜃氣。
即蜃樓。 明 徐開任 《詠史》:“ 徐市 避 秦 虐,駕言泛仙槎。樓船載童女,浮海以為家。蜃臺起都邑,鮫室藝桑麻。”參見“ 蜃樓 ”。
蛟與蜃。亦泛指水族。 宋 蘇轍 《齊州閔子祠堂記》:“其舟如蔽天之山,其帆如浮空之雲,然後履風濤而不僨,觸蛟蜃而不讋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陽宮鐵樹鎮妖》:“ 江西 分野,舊屬 豫章 ,其地四百年後,當有蛟蜃為妖,無人降伏,千百里之地,必化成中洋之海也。”
大蛤和蛤蜊。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山木如市,弗加於山;魚鹽蜃蛤,弗加於海。” 楊伯峻 注:“蜃,大蛤;蛤,蛤蜊。均海內可食的動物。”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蘧藕拔,蜃蛤剝。”
神話中的地名。
以蜃貝為飾的祭器。一說,蠣殼做的祭器。
古人謂蜃氣變幻成的樓閣。 宋 陳允平 《渡江雲·三潭印月》詞:“煙沉霧迴,怪蜃樓飛入清虛。秋夜長,一輪蟾素,漸漸出雲衢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飯魚》:“游鱗恨落他人後,桃花流水半含愁。今夜呵,怨氣沖沖結蜃樓。” 艾青 《年輕的城》詩:“不是瀚海蜃樓,不是 蓬萊 仙境,它的一草一木,都由血汗凝成。”參見“ 蜃氣 ”。
神話中的龍女。
用蜃殼燒成的灰。其用途與石灰同。
舊時比喻人世繁華的虛幻。
即海市蜃樓。 清 方以智 《東西均·擴信》:“ 何何氏 有擴信之密訣曰:‘……虛中見實,實中見虛,蜃樓山市,龍女施珠。’”參見“ 海市蜃樓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