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于山西汾陽的一種名酒
漢武帝 建於 汾陰 的 后土祠 。唐 許景先 《奉和御製春台望詩》:“ 汾祠 雍畤 望通天, 玉堂 宣室 坐長年。”
即 汾陰 脽。
《詩·魏風。 汾沮洳》篇名的省稱。
沮水 與 汾水 的並稱。亦指 沮 汾 兩水之間的地區。
1.汾水之北地區。2.猶汾射。
古九塞之一。
眾盛貌。
隋 王通 因上策不用,退居 河汾 之間,授徒自給,嘗講學遊憩於 汾亭 。確址已不可考。
指 南北朝 時期 南汾州 地區。今 山西省 吉縣 一帶。
大王。一說指 周厲王 。
亦作“ 汾露 ”。 汾水 與 潞水 。亦泛指二水流經的地區。
1.黃河與汾水的並稱。 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區。 2.隋代王通設教河汾之間,受業者達千餘人。見《新唐書·隱逸傳·王績》。後以“河汾”指稱王通及其學術流派。
汾水 源出 山西省 寧武縣 管涔山 ,東南流經 太原市 至 新絳縣 而西折入 黃河 。 其西折處謂 汾 曲。《詩·魏風·汾沮洳》:“彼 汾 一曲,言采其藚。”《魏書·安同傳》:“宜截 汾 曲為南北浮橋,乘西岸築圍。西圍既固,賊至無所施其智力矣。”《周書·武帝紀下》:“往者軍下 宜陽 ,釁由彼始;兵興 汾 曲,事非我先。”
汾川 之神。即 臺駘 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昔 金天氏 有裔子曰 昧 ,為玄冥師,生 允格 、 臺駘 。 臺駘 能業其官,宣 汾 洮 ,障大澤,以處 大原 。帝用嘉之,封諸 汾 川 ……則 臺駘 , 汾 神也。” 杜預 注:“有水旱之災,則禜祭山川之神,若 臺駘 者。”
汾水 與 澮水 。《左傳·成公六年》:“不如 新田 ,土厚水深,居之不疾,有 汾 澮 以流其惡,且民從教,十世之利也。”
指 汾水 流域。 亦特指 山西省 太原 地區。
地名。在今 山西省 萬榮縣 境內。因在 汾水 之南而名。 漢武帝 時曾於此得寶鼎。 戰國 時屬 魏 , 漢 始建縣。 唐 開元 十年改名 寶鼎縣 , 宋 改 榮和縣 , 元 明 清 因之。《竹書紀年》卷下:“ 周威烈王 十七年 魏文侯 伐 秦 至 鄭 ,還築 汾陰 、 郃陽 。”《史記·秦本紀》:“﹝ 惠文君 ﹞九年渡 河 ,取 汾陰 、 皮氏 。”
亦作“ 俟分 ”。 複姓。《魏書·高車傳》:“ 高車 之族,又有十二姓……九曰 俟分氏 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武帝太康六年》“ 涉歸 與 宇文部 素有隙” 胡三省 注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姓苑》:“ 宇文氏 出自 炎帝 ,其後以嘗草之功, 鮮卑 呼草為俟汾,遂號為 俟汾氏 。後世通稱 侯汾 ,蓋音訛也。代為 鮮卑 單于。”參閱 唐 林寶 《元和姓纂》卷六, 姚薇元 《北朝胡姓考·四方諸姓》。
宋 代理學的兩個主要學派。其代表人物為 關中 張載 , 晉州 平陽 孫復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