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柩
泛指棺材。《南史·何承天傳》:“ 丁況 三家數年中葬輒無棺櫬,實由淺情薄恩同於禽獸者耳。” 唐 無名氏 《開河記》:“ 叔謀 乃自備棺櫬,葬於城西隅之地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誌二》:“侍御史知雜事 章頻 使 遼 ,死於虜中,虜中無棺櫬,轝至 范陽 方就殮。”
入斂死者的棺木。斂,通“ 殮 ”。
謂死亡。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士品四·盧少楩》:“斯人也,乃有斯厄,平反甫釋,而年算靡永,卒槁櫬於空門。此天之未定者也。”
載棺以隨。表示決死或有罪當死。《左傳·僖公六年》:“ 許男 面縛銜璧,大夫衰絰,士輿櫬。”《後漢書·梁冀傳》:“ 絜 初逃亡,知不得免,因輿櫬奏書 冀 門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愍帝建興四年》:“帝乘羊車,肉袒、銜璧,輿櫬出東門降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斯巴達之魂》:“﹝同盟軍﹞從 斯巴達 之軍律,輿櫬以待強敵,以待戰死。”
古代受降儀式之一。 交戰雙方,兵敗請降者將棺材載於車上,表示有罪當死;受降者則焚其棺,以示寬大,赦免其罪。
行送葬禮。櫬,靈柩。
棺材。
死人埋葬後經過腐爛剩下來的骨頭。 亦借指屍體。
見“ 面縛輿櫬 ”。
指棺槨。
靈柩。
亦作“ 灰儭 ”。 骨灰盒。
猶迎靈。
燒掉棺木。古代受降儀式。交戰兩國君之戰敗者輿櫬乞降,表示接受誅殺;戰勝者焚櫬,表示寬大而赦免其死罪。
1.客死者的靈柩。2.謂暫寄靈柩。
猶扶柩。
指解開降者的捆綁,燒悼降者帶來的棺材。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種表示。
面縛:反綁著手面向勝利者,表示放棄抵抗;輿櫬:把棺材裝在車上。表示不再抵抗,自請受刑。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