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載屍體以備埋葬的箱匣
棺材和套棺(古代套於棺外的大棺),泛指棺材
棺材,或用來抬往墳地的架子,有時指棺材及棺材架
古人按等級以不同織物裝飾覆蓋棺柩。《左傳·文公十五年》:“ 齊 人或為 孟氏 謀,曰:‘ 魯 ,爾親也。飾棺寘諸 堂阜 , 魯 必取之。’” 杜預 注:“飾棺不殯,示無所歸。” 楊伯峻 注:“古人於死人之棺木及其載柩之車,依天子、諸侯、大夫、士之不同,而有不同之裝飾,謂之飾棺。”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飾棺:君龍帷,三池,振容,黼荒,火三列,黻三列,素錦褚,加偽荒……皆戴圭,魚躍拂池。”
謂載棺以隨,以示決死。
石制棺槨,常飾以雕刻
桐木做的棺材。因其質地樸素,故表示薄葬。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:“桐棺三寸,不設屬辟。”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﹝ 禹 ﹞葬 會稽 之山,衣衾三領,桐棺三寸,葛以緘之。”《後漢書·周磐傳》:“若命終之日,桐棺足以周身。”
泛指棺材。《南史·何承天傳》:“ 丁況 三家數年中葬輒無棺櫬,實由淺情薄恩同於禽獸者耳。” 唐 無名氏 《開河記》:“ 叔謀 乃自備棺櫬,葬於城西隅之地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誌二》:“侍御史知雜事 章頻 使 遼 ,死於虜中,虜中無棺櫬,轝至 范陽 方就殮。”
將死人小斂之後,移放到堂上。《公羊傳·定公元年》:“正棺於兩楹之間,然後即位。” 何休 注:“正棺者,象既小斂夷於堂。”
用柞、櫟之木做的棺材。柞、櫟雜木,不耐腐,貧民用以為棺,意謂簡陋。
提取屍棺。
葬死者所需的棺材等物。
殯葬時用以障蔽靈車與棺柩的帷蓋。
亦作“斵棺”。劈開棺材。
棺材。
裝有屍體的棺材。
備棺,置棺。
1.棺材和衾被。泛指殮屍之具。 清 吳嘉紀 《七歌》之二:“慈母謝世值飢年,棺衾草草何曾厚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吩咐外甥女兒看好了老爹,你同我出去料理棺衾。”2.謂收殮。 宋 曾鞏 《湘寇》詩:“羣黨爭夸殺吏士,白骨棄野誰棺衾。”
以水牛、兕牛之皮為棺飾,稱“革棺”。
釘棺材用的釘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