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敵方的攻擊
入侵之敵;敵軍。
亦作“妬敵”。相忌恨的敵手。
亦作“卻敵”。擊退敵人。
1.輕敵。 2.猶言麻痹敵人。
亦作“ 敵鹵 ”。對敵人的蔑稱。
奔赴戰陣,對敵作戰。
敵方的情況,特指敵方對我方採取的行動
估量敵情。
敵人的全部兵力
全殲敵軍。
善於臨陣對敵,善戰。
審察敵情。
謂彼此地位相等,不分上下尊卑。
平等相待之禮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“有喪,拜焉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 宋 是先代之後,王以敵禮待之。” 清 王應奎 《柳南隨筆》卷一:“時巡按其地者為 何御史 某,其父昔以賣笠為業, 章 故性倨少禮,而尤以是輕 何 。會 何 入謁,請講鈞敵禮, 章 益怒。”
1.對頭。 元 無名氏 《陳州糶米》第二折:“老夫有件事向君王陳奏,只説那權豪每是俺敵頭。” 元 無名氏 《千里獨行》第二折:“你當日逞英雄與 曹操 做敵頭,則被他倒空營,俺著他機彀。” 元 無名氏 《百花亭》第四折:“這廝逞權豪忒放肆,不想正遇著敵頭至。”2.相當;相匹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六:“一對兒佳人才子,年紀又敵頭。”
在執掌政權方面與己為敵的人;政治上的敵人
抵拒;抵擋。
1.對抗;對等。《魏書·薛謹傳》:“ 謹 所治與 屈丐 連線,結士抗敵,甚有威惠。”舊題 南朝 宋 劉質 《近異錄》:“他家童稚或與爭忿,則六臂齊舉奮擊,莫能抗敵。”《資治通鑑·梁武帝天監十七年》:“虜使之來,受而弗答。以為大明臨御,國富兵強,抗敵之禮,何憚而為之,何求而行之!”2.抗擊來犯之敵。《新唐書·回鶻傳上》:“ 回鶻 盛彊,北邊空虛,一為風塵,則弱卒非抗敵之夫,孤城為不守之地。” 元 楊載 《送張仲實之宜興》詩:“兵威終抗敵,人力可回天。”
西方古代學術論辯時,開始對論點提出責難的人;在爭論中的對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