援助使脫離危難;援救
救濟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是儀傳》:“服不精細,食不重膳,拯贍貧困,家無儲蓄。”《北史·魏紀四·宣武帝》:“﹝ 延昌 二年二月﹞甲戌,以六鎮大飢,開倉拯贍。”
援救贖取。
救援。
憐恤而拯救。
憐憫拯救。
援救,幫助。 唐 元稹 《上門下裴相公書》:“以愚思之,欲人之不怨,莫若遷授之有常,欲人之竭誠,莫若援拯於焚溺。”《舊唐書·李繁傳》:“ 泌 之故人為宰相,左右援拯,後得累居郡守,而力學不倦。” 明 王世貞 《觚不觚錄》:“四十年前山人出外,僅一 吳擴 ,其所交不過數十人,然易為援拯,足自溫飽。”
救護。
救濟安撫。
關懷救助。
從困境中拯救或解脫。
攜帶拯救。
拯拔。
救濟;挽救。
猶整頓。《元典章·聖政一·振朝綱》:“庶務有所未便者,中書省從新拯治,次第舉行。”《元典章·戶部八·鹽課》:“由是大開倖門,一年之內無犯人者二百餘起,若不從新拯治,實於鹽法有礙。”
猶濟世。
救援溺水的人。引申指解救危難。
救濟。
1.亦作“ 拯恤 ”。援助;救濟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憂邊》:“問人間所疾苦,拯卹貧賤周贍不足。”《資治通鑑·梁武帝普通七年》:“ 深 召都督 毛謐 等數人,交臂為約,危難之際,期相拯恤。”《明史·黃福傳》:“ 福 鹹加拯恤,甄其賢者與共事,由是至者如歸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二章:“而積習生常,視為當然,仁人義士不垂拯恤,致使數千年無量數之女子永罹囚奴之辱。”2.見“ 拯卹 ”。
拯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