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致憎恨。
厭惡。
憎惡命運(亨通)。語出 唐 杜甫 《天末懷李白》詩:“文章憎命達,魑魅喜人過。” 楊倫 箋註:“文人多遭困躓,反似憎命之達者,即詩能窮人意。” 明 孫柚 《琴心記·獄中哀泣》:“文章憎命欲如何,始信無階有網羅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 祖士雅 氣概激昂, 桓子野 性情悽惻, 痴珠 兼而有之。文章憎命,對策既擯於主司,上書復傷乎執政。”參見“ 文章憎命 ”。
可愛;憐愛。 宋 黃庭堅 《好事近》詞:“思量模樣忔憎兒,惡又怎生惡?” 宋 石孝友 《清平樂》詞:“看你忔憎模樣,更須著我心腸。” 元 關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二折:“這廝闌散了雖離我眼底,忔憎著又在心頭。”亦作“ 忔憎憎 ”。 宋 劉過 《清平樂·贈妓》詞:“忔憎憎地,一捻兒年紀。待道瘦來肥不是,宜著淡黃衫子。”
亦作“ 憎妬 ”。憎恨妒忌。
見“ 盜憎主人 ”。
相互憎恨。
嫌恨嫉妒。
憎惡詆毀。
最恨;偏恨。
見“ 憎妒 ”。
猶愛憎。
厭惡,討厭。
憎愛。
怕風。
非常可厭。“可愛”的反語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一:“與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寃家,正打箇照面兒。”
累積憎恨。
見“ 憎疾 ”。
憎恨而又畏懼。
謂背地裡憎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