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痛憂傷。
哀傷憂慮。
私自擔憂。
憂傷。
憂愁焦急。
重重憂慮。
憂愁憤恨。
見“ 憂勤 ”。
相傳 春秋 時 魯國 漆室 有女子倚柱而嘯,鄰婦問她是否想嫁人。 漆室 女說:我是擔心國君年老而太子幼小。鄰婦說:這用得著你擔憂嗎? 漆室 女說:從前有客人來我家,把馬扣在園子裡,馬跑了,踏壞園裡的葵,害得我們終年嘗不到葵味。今後 魯國 有難,我們即使是女子,難道能避免嗎?見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魯漆室女》。後以“憂葵”喻指擔憂國事。 唐 李商隱 《詠懷寄秘閣舊僚》:“小男方嗜栗,幼女漫憂葵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賞雪》:“我和你雖隱居無預,恐有剝牀之災,未免憂葵之嘆。”
悲傷憂愁。
謂關心人民疾苦。
深重的憂慮。 宋 陳師道 《欽聖憲肅皇后輓詞》之二:“復辟先元約,長年損積憂。” 明 高啟 《因病不飲》詩:“年來病稍侵,積憂復相攻。”
憂患困頓。
謂擔憂天墜。比喻不必要或無根據的憂慮。
憂念愛惜。
見“ 憂懣 ”。
愁緒。
亦作“惽憂”。憂悶。《晏子春秋·問上七》:“ 吳 越 受令, 荊楚 惽憂,莫不賓服。” 張純一 校注引 王念孫 曰:“惽者,悶之借字也。” 明 張居正 《答李石麓相公書》:“今年伯翁與先人,相繼永逝,而翁與弟,同抱惽憂,以此言哀,哀可知矣。”
亦作“ 憂憫 ”。憂慮哀憐。
憂慮戒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