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憐。
憐恤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趙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詞》:“或害物傷生,曾無惻憫;或摧鋒禦敵,輕賜誅鋤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觀放鷂子》詩:“碎腦非此辜,食肉爾何忍;取樂在須臾,我心良惻憫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義清方檔案·宣統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廷寄》:“該處駐防旗丁戶口眾多,顛沛流離,朝廷時切惻憫。”
舊指死者的生日。後轉為逝世之日。
憐憫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渭水三》:“ 延年 女弟,上召見之,妖麗善歌舞,得幸。早卒,上憫念之,以後禮葬。”《元典章·戶部十二·主簿論差搬運人夫》:“各處官府差撥夫役,有妨農業,廢棄生理,飢餓病困,死於道途,實可憫念。” 清 孫枝蔚 《詠物詩·蜘蛛》:“不見 周公 東歸日,憫念士卒無不至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運動·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》:“現在 趙 端 兩帥,憫念地方糜爛,均極痛心。”
寬容憐恤。
哀憐;憐憫。
憐憫寬宥。
哀憐貌。
憂慮而思拯救。
憂傷懷慚。
賜予憐憫。
謂哀憐並規勸之。
哀傷悲悼。
憐憫訕笑;可憐亦復可笑。 唐 韓愈 《答崔立之書》:“僕見險不能止,動不得時,顛頓狼狽,失其所操持,困不知變,以至辱於再三,君子小人之所憫笑,天下之所背而馳者也。” 宋 蘇舜欽 《乞納諫書》:“臣區區以此言達於冕旒者,非不知出口禍從,為眾憫笑,蓋欲陛下一悟,則天下蒙福。” 明 楊慎 《詞品·陳季常》:“觀此則 季常 ,載侍女以遠遊,及暮年甘於枯寂,蓋有所制而然,亦可憫笑也哉!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“公理”的把戲》:“半年的事,幾個的人,就這么矛盾支離,實在可以使人憫笑。”
慈愛憐恤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二章:“盡此千萬年聖哲所經營,仁憫者不過人類之一半而已。”
憐憫。
憐憫庇護。
哀傷。
嘉許和憐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