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姑庵。
1.〈方〉 2.小草屋 3.尼姑庵
同“ 菴藹 ”。南朝 齊 謝朓 《冬緒羈懷》詩:“客念坐嬋媛,年華稍菴薆。”參見“ 菴藹 ”。
鄉村茅屋。
1.指設在墓旁的草屋。《南齊書·王秀之傳》:“父卒,為菴舍於墓下持喪。”《南齊書·孝義傳·韓靈敏》:“三女自營殯葬,為菴舍墓側。” 2.小寺廟。
1.帳幕,軍營。 2.菴廬:1.行軍中的營幕。《後漢書·皇甫規傳》:“軍中大疫,死者十三四。 3.草舍。
僧或尼所居的寺廟。
庵,只有女性出家人常住的小佛堂。 觀,道教的道場。庵觀指女道士的道場。
同“行菴”。指一種如轎而略大的乘具。宋黃庭堅有《王良翰行庵銘》,文中雲:"剪?作庵,駕以人肩,利用行遠,琴幾後前。"
即菴摩勒。
草庵。元 周伯琦 《答覆見心長老見寄》詩之一:“ 浙水 東頭佛舍連,蒲菴上士坐忘年。”
盛貌。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九·齊太廟樂歌》:“紛綸睿緒,菴蔚王風。”
亦作“ 雲菴 ”。建造在高山頂上的房舍。
1.亦作“草菴”。 2.特指小寺廟或庵堂。
亦作“ 尼菴 ”。指尼姑所居的寺廟。
1.茂盛貌。 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豐蔚所盛,茂八區而菴藹焉。”劉良註:“菴藹,茂盛貌。”《晉書·后妃傳上·左貴嬪》:“本支菴藹,四海蔭焉。” 2.雲氣瀰漫貌。《晉書·涼武昭王李玄盛傳》:“蔭朝雲之菴藹,仰朗日之照昫。”《梁書·張充傳》:“弱霧輕煙,乍林端而菴藹。”
昏暗貌。 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:“菴菴黃昏後,寂寂人定初。”
猶盛衰。庵,通“ 奄 ”。
佛寺;佛庵。
禪房;佛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