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“ 崤澠 ”。
亦作“ 崤崡 ”。 崤山 和 函谷 。自古為險要的關隘。
指 崤山 。
函谷關 與 崤關 的並稱。
即 崤山 。
即 崤山 。 崤山 又名 嶔崟山 ,故稱。 宋 曾鞏 《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》:“又稱 翕 嘗令 澠池 ,治 崤嶔 之道,有黃龍白鹿之瑞。”參見“ 崤山 ”。
1. 崤山 山谷。坡道以險陡著稱。參見“ 崤山 ”。2.即 大散關 。在今 陝西省 寶雞市 西南 大散嶺 上。《資治通鑑·漢安帝元初二年》:“ 羌 眾數千遮 詡 於 陳倉 崤谷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此 崤谷 當在 陳倉縣 界,即今之 大散關 ,非 弘農 澠池縣 之 崤山 也。”
崤山 的坡道。
古地名。也稱 澠池 。在 崤山 山谷之底。古代曾設 崤底關 。
山名。崤,也作“殽”。又名 嶔崟山 、 嶔岑山 。在 河南省 洛寧縣 北。山分東西二 崤 ,中有谷道,坂坡峻陡,為古代軍事要地。參閱《元和郡縣圖志·河南道一·永寧》。
亦作“ 崤黽 ”。指崤底一帶。
1.指東西崤山。在今河南省西部。 2.指殽谷。
即 崤山 。因 崤山 分為 東崤 、 西崤 ,故稱。在今 河南省 洛寧縣 西北。崤,一作“殽”。
見“ 崤函 ”。
1.崤山和潼水。 2.崤山和潼關。
古地名。即 崤底 。詳“ 崤底 ”。
比喻地勢十分險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