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民,使人民安定。語出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:“二曰教職,以安邦國,以寧萬民,以懷賓客。”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“故為治之本,務在寧民,寧民之本,在於足用。”《宋書·武帝紀中》:“民懷思本之心,經略之圖,日不暇給,是以寧民綏治,猶有未遑。”
指 明 左良玉 。 左 於 崇禎 十七年封 寧南伯 ,故稱。 清 黃宗羲 《柳敬亭傳》:“ 寧南 不知書,所有文檄,幕下儒生設意修詞,援古證今,極力為之, 寧南 皆不悅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我 老蘇 與他同鄉同客,只得遠來 湖 廣 ,求救於 寧南 左侯 。”
平定。
安定。
安寧平靜
一種苦味花狀結晶左鏇生物鹼C 20 H 24 N 2 O 2 ,得自金雞納樹皮。它是二元鹼,形成兩類鹽,由甲氧基喹啉和奎寧環衍生。醫藥上使用鹽的形式,主要用作抗瘧藥
猶毋寧。寧可,不如。
安好。
1.使和平安寧。 2.和睦安寧。 3.謂和解,平息。 4.唐代郊廟祭祀時的一種舞蹈名。 5.使和睦安寧。
1.猶鞏固。 2.謂安康長壽。
安定的時刻。
給喪假。《漢書·哀帝紀》:“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寧三年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寧,謂處家持喪服。”
謂恬淡寡慾,寧靜自持。
安寧。
使邊境安定。
歸寧。謂女子回娘家省親。《左傳·僖公十四年》:“ 鄫季姬 來寧,公怒,止之,以 鄫子 之不朝也。” 唐 韓愈 《盧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銘》:“歲時之嘉,嫁者來寧,累累外孫,有攜有嬰。”
1.亦作“輯寧”。 2.和平安寧。
安定昌盛。
1.謂安居。 2.猶停息,止息。
安寧康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