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廢的街巷。
亦作“邱虛”。廢墟,荒地。
《莊子·秋水》:“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,拘於虛也。”後以“墟拘”喻孤居一隅,見聞不廣。
見“ 拘虛 ”。
墟莽。
1. 廢墟;成為廢墟。2. 墳墓。
村落。
村莊。
村莊。亦指鄉村集市。 北周 庾信 《寒園即目》詩:“寒園星散居,搖落小村墟。” 唐 杜甫 《季秋江村》詩:“喬木村墟古,疏籬野蔓懸。” 宋 陸游 《水鄉泛舟》詩:“隔林犬吠村墟近,掠面風來酒力消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鉤吻》:“野葛,生 桂州 以南,村墟閭巷皆有。”
荒野。晉 夏侯湛 《秋可哀賦》:“雁擢翼於太清,燕蟠形乎榛墟。”《新唐書·逆臣傳上·史朝義》:“當此時, 洛陽 諸郡人相食,城邑榛墟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公孫九娘》:“甲寅間,有 萊陽 生至 稷下 ,有親友二三人亦在誅數,因市楮帛,酹奠榛墟。” 何垠 注:“榛墟,荒野也。”
故居。
猶言煙塵。比喻虛無的事物。
1.指邊遠之地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元父賦》:“ 元父 者,九州之窮也,先代之幽墟者也。”墟,一本作“ 虛 ”。《文選·曹植<七啟>》:“駕超野之駟,乘追風之輿,經迥漠,出幽墟,入乎泱漭之野。” 張銑 注:“迥漠、幽墟皆遠方之地。”2.指墳墓。 宋 秦觀 《永壽縣君輓詞》:“百年誰考德,琬琰在幽墟。” 清 方苞 《張朴村墓志銘》:“歸幽墟,宜樂康。”
猶墟日。蘇曼殊 《斷鴻零雁記》第二章:“天乎!使此微蟲早落吾手,待鄰村墟期,必得善價。” 許傑 《墟期》:“這是一九四○年五月中間的 東慶 墟的一個墟期。”
村落園囿。
荒蕪的空地
綿延的土丘。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夫道者,體常而盡變,一隅不足以舉之。曲知之人,觀於道之一隅,而未之能識也。”《莊子·秋水》:“井鼃不可以語海者,拘於虛也。” 王先謙 集解:“《釋文》云:‘虛,本亦作墟。’《廣雅》:‘墟,凥也。’(凥,古‘居’字)。”後因以“隅墟”指片面的見解,一得之見。
殷 墟。指 商 代故都 朝歌 ,在今 河南 淇縣 。
亦作“趁虛”。亦作“趂虛”。趕集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峒氓》詩:“青箬裹鹽歸 峒 客,緑荷包飯趁虛人。” 宋 錢易 《南部新書》辛:“ 端州 已南,三日一市,謂之趂虛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豫章南浦亭泊舟》詩之二:“趁墟猶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鴞鳥》:“ 周村 為商賈所集,趁墟者車馬輻輳。” 楊乾華 《驚蟄雷》:“ 錢革 藉口學 大寨 ,組織衝擊隊,不準人探親,不準人趁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