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平時。 2.平常。
親身領受。
猶祭祀。
戰國 時期 趙國 平原君 和 齊國 孟嘗君 合稱。
親身經歷,實際體驗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送趙屼歸覲錢塘遂赴永嘉》:“宦遊無遠近,民事要更嘗。” 宋 陸游 《感舊》詩:“萬事固難輕忖度,百年猶有未更嘗。”自注:“《齊民要術》曰:智如 禹 湯 ,不如更嘗。” 宋 葉適 《進故事》:“後之君臣,或有所更嘗,有所容受,不必盡合,遂稱治世,然其去古人則已遠矣。”
古禮侍奉尊長服藥,先嘗後進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君有疾,飲藥,臣先嘗之;親有疾,飲藥,子先嘗之。”《穀梁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 許 世子不知嘗藥,累及 許君 也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 陽朔 中,世父大將軍 鳳 病, 莽 侍疾,親嘗藥,亂首垢面,不解衣帶連月。”
進嘗,進食。
古代天子與諸侯於秋季舉行的宗廟之祭。
馮驩 和 孟嘗君 的合稱。
亦作“間嘗”。猶曾經。
見“ 越裳 ”。
試一試;試驗
吃新收穫的農產品或其他應時鮮貨
祭祀時嘗飲新酒。酎,連釀三次的醇酒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 公孫夏 從寡君以朝於君,見於嘗酎,與執燔焉。” 杜預 注:“酒之新熟,重者為酎。嘗新飲酒為嘗酎。”一說,嘗祭以酎。參閱 楊伯峻 《春秋左傳注》。
1.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,有未嘗、哪裡、並不是的意思 2.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
未曾。
謂舊時的孝親之行。
試灸。尊長將灸,小輩先試炷熱,以示孝心。
倍嘗,長期忍受或經歷
猶淺嘗。竊,通“ 淺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