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“ 刪翦 ”。
刪去,刊落。
猶刪取。
衰減。
刪改;革除。
刪除,去掉
刪削改定
修改撰述。
孔子 刪訂《尚書》之說。據《尚書璿璣鈐》稱: 孔子 得 黃帝 玄孫 帝魁 之《書》,至 秦穆公 為三千二百四十篇,斷遠取近,定可以為世法者,百二十篇,其中一百零二篇為《尚書》,十八篇為《中侯》。又據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 司馬貞 索隱引《尚書緯》云: 孔子 得 帝魁 之《書》三千三百三十篇,刪定一百篇為《尚書》,十八篇為《中侯》。
刪削改動
刪改修訂。
刪略削減。
將文字中的某些部分予以刪除。
修改補充。
削除;剷除。
刪除省略
刪除。
撮要刪定。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序》:“於是譜十二諸侯,自共和訖 孔子 ,表見《春秋》、《國語》學者所譏盛衰大指,著於篇,為成學治古文者要刪焉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言表見《春秋》、《國語》,本為成學之人慾覽其要,故刪為此篇焉。”
刪去刪除重複的部分
相傳 孔子 序《書》刪《詩》,又自稱“述而不作”見《論語·述而》。後以“刪述”謂著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