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鮑照簡介

鮑照(約415年~470年)南朝宋文學家,與顏延之、謝靈運合稱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遠,漢族,祖籍東海(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,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貧賤,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,任前軍參軍。劉子頊作亂,照為亂兵所殺。他長於樂府詩,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鮑參軍集》。
[鮑照的詩]相關詩詞
擬古·其一幽并重
[作者] 鮑照 [朝代] 南北朝【其一】幽并重騎射,少年好馳逐。氈帶佩雙鞬,象弧插雕服。獸肥春草短,飛鞚越平陸。朝游雁門上,暮還樓煩宿。石樑有餘勁,驚雀無全目。漢虜方未和,邊城屢翻覆。留我一白羽,將以分虎竹。【其二】鑿井北陵隈,百丈不及泉。生事本瀾漫,何用獨精堅。幼壯重寸陰,衰暮反輕年。放駕息朝歌,提爵止中山。日夕登城隅,周回視洛川。街衢積凍草,城郭宿寒煙。繁華悉何在,宮闕久崩填。空謗齊景非,徒稱夷叔賢。
發後渚
[作者] 鮑照 [朝代] 南北朝江上氣早寒,仲秋始霜雪。從軍乏衣糧,方冬與家別。蕭條背鄉心,悽愴清渚發。涼埃晦平皋,飛潮隱修樾。孤光獨徘徊,空煙視升滅。途隨前峰遠,意逐後雲結。華志分馳年,韶顏慘驚節。推琴三起嘆,聲為君斷絕。
代東武吟
[作者] 鮑照 [朝代] 南北朝主人且勿喧,賤子歌一言。仆本寒鄉士,出身蒙漢恩。始隨張校尉,召募到河源。後逐李輕車,追虜出塞垣。密途亘萬里,寧歲猶七奔。肌力盡鞍甲,心思歷涼溫。將軍既下世,部曲亦罕存。時事一朝異,孤績誰復論。少壯辭家去,窮老還入門。腰鐮刈葵藿,倚杖牧雞豚。昔如鞲上鷹,今似檻中猿。徒結千載恨,空負百年怨。棄席思君幄,疲馬戀君軒。願垂晉主惠,不愧田子魂。
門有車馬客行
[作者] 鮑照 [朝代] 南北朝門有車馬客,問君何鄉士。捷步往相訊,果得舊鄰里。淒淒聲中情,慊慊增下俚。語昔有故悲,論今無新喜。清晨相訪慰,日暮不能已。歡戚競尋敘,談調何終止。辭端竟未究,忽唱分途始。前悲尚未弭,後戚方復起。嘶聲盈我口,談言在我耳。“手跡可傳心,願爾篤行李。”
代放歌行
[作者] 鮑照 [朝代] 南北朝蓼蟲避葵堇,習苦不言非。小人自齷齪,安知曠士懷。雞鳴洛城裡,禁門平旦開。冠蓋縱橫至,車騎四方來。素帶曳長飈,華纓結遠埃。日中安能止,鐘鳴猶未歸。夷世不可逢,賢君信愛才。明慮自天斷,不受外嫌猜。一言分圭爵,片善辭草萊。豈伊白璧賜,將起黃金台。今君有何疾,臨路獨遲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