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駢,字千里,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,晚唐名將。高駢出生於禁軍世家,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,破蠻兵20餘萬。後歷任天平、西川、荊南、鎮海、淮南等五鎮節度使。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,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。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。後中黃巢緩兵之計,大將張璘陣亡。高駢由此不敢再戰,致使黃巢順利渡江、攻陷長安。此後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,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,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。高駢嗜好裝神弄鬼,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。後被部將畢師鐸所害,連同其子侄四十餘人,“同坎(坑)瘞(埋)之”。
青山長在境長新,寂寞持竿一水濱。及得王師身已老,不知辛苦為何人。
為愛君山景最靈,角冠秋禮一壇星。藥將雞犬雲間試,琴許魚龍月下聽。自要乘風隨羽客,誰同種玉驗仙經。煙霞淡泊無人到,唯有漁翁過洞庭。
席箕風起雁聲秋,隴水邊沙滿目愁。三會五更欲吹盡,不知凡白幾人頭。
長川終日碧潺湲,知道天河與地連。憑寄兩行朝闕淚,願隨流入御溝泉。
恨乏平戎策,慚登拜將壇。手持金鉞冷,身掛鐵衣寒。主聖扶持易,恩深報效難。三邊猶未靜,何敢便休官。
持竿閒坐思沉吟,釣得江鱗出碧潯。回首看花花欲盡,可憐寥落送春心。
豺狼坑盡卻朝天,戰馬休嘶瘴嶺煙。歸路嶮巇今坦蕩,一條千里直如弦。
雲水蒼茫日欲收,野煙深處鷓鴣愁。知君萬里朝天去,為說征南已五秋。
帝舜南巡去不還,二妃幽怨水雲間。當時珠淚垂多少,直到如今竹尚斑。
堅輕筇竹杖,一枝有九節。寄與沃洲人,閒步青山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