綦毋潛(692-749),字孝通,虔州(今江西南康)人,唐代著名詩人。開元十四年(726年)進士及第,授宜壽(今陝西周至)尉,遷左拾遺,終官著作郎,安史之亂後歸隱,游江淮一代,後不知所終。綦毋潛才名盛於當時,與許多著名詩人如:李頎、王維、張九齡、儲光羲、孟浩然、盧象、高適、韋應物過從甚密,其詩清麗典雅,恬淡適然,後人認為他詩風接近王維。《全唐詩》收錄其詩1卷,共26首,內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尋幽訪隱的情趣,代表作《春泛若耶溪》選入《唐詩三百首》。
墨客鍾張侶,材高吳越珍。千門來謁帝,駟馬去榮親。吏邑沿清洛,鄉山指白蘋,歸期應不遠,當及未央春。
冠古積榮盛,當時數戟門。舊交丞相子,繼世五侯孫。長劍倚天外,短書盈萬言。秋風一送別,江上黯消魂。
持衡出帝畿,星指夜郎飛。神女雲迎馬,荊門雨濕衣。聽猿收淚罷,系雁待書稀。蠻貊雖殊俗,知君肝膽微。
華陽仙洞口,半嶺拂雲看。窈窕穿苔壁,差池對石壇。方隨地脈轉,稍覺水晶寒。未果變金骨,歸來茲路難。
名公作逐臣,驅馬拂行塵。舊國問鄖子,勞歌過郢人。一川花送客,二月柳宜春。奉料竹林興,寬懷此別晨。
世界蓮花藏,行人香火緣。燈王照不盡,中夜寂相傳。
山頭禪室掛僧衣,窗外無人溪鳥飛。黃昏半在下山路,卻聽鐘聲連翠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