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,世稱杜工部、杜少陵等,唐朝河南府鞏縣(河南鄭州鞏義市)人,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杜甫被世人尊為“詩聖”,其詩被稱為“詩史”。杜甫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,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開來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。杜甫憂國憂民,人格高尚,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,集為《杜工部集》,詩藝精湛,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,影響深遠。
當時浣花橋,溪水才尺餘。白石明可把,水中有行車。秋夏忽泛溢,豈惟入吾廬。蛟龍亦狼狽,況是鱉與魚。茲晨已半落,歸路跬步疏。馬嘶未敢動,前有深填淤。青青屋東麻,散亂床上書。不意遠山雨,夜來復何如。我游都市間,晚憩必村墟。乃知久行客,終日思其居。
依沙宿舸船,石瀨月娟娟。風起春燈亂,江鳴夜雨懸。晨鐘雲外濕,勝地石堂煙。柔櫓輕鷗外,含淒覺汝賢。
姚公美政誰與儔,不減昔時陳太丘。邑中上客有柱史,多暇日陪驄馬游。東山高頂羅珍羞,下顧城郭銷我憂。清江白日落欲盡,復攜美人登彩舟。笛聲憤怨哀中流,妙舞逶迤夜未休。燈前往往大魚出,聽曲低昂如有求。三更風起寒浪涌,取樂喧呼覺船重。滿空星河光破碎,四座賓客色不動。請公臨深莫相違,回船罷酒上馬歸。人生歡會豈有極,無使霜過沾人衣。
莫笑田家老瓦盆,自從盛酒長兒孫。傾銀注瓦驚人眼,共醉終同臥竹根。巢燕養雛渾去盡,江花結子已無多。黃衫年少來宜數,不見堂前東逝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