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涉(約806年前後在世),唐代詩人。字不詳,自號清溪子,洛(今河南洛陽)人。早歲客梁園,逢兵亂,避地南方,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。後出山作幕僚。憲宗時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貶為峽州(今湖北宜昌)司倉參軍,在峽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還,復歸洛陽,隱於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國子博士,世稱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詩》一卷。存詞六首。
驪龍頷下亦生珠,便與人間眾寶殊。他時若要追風日,須得君家萬里駒。
單于都護再分疆,西引雙旌出帝鄉。朝日詔書添戰馬,即聞千騎取河湟。將家難立是威聲,不見多傳衛霍名。一自元和平蜀後,馬頭行處即長城。朔方忠義舊來聞,儘是邠城父子軍。今日兵符歸上將,旄頭不用更妖氛。
方城漢水舊城池,陵谷依然世自移。歇馬獨來尋故事,逢人唯說峴山碑。
含情遙夜幾人知,閒詠風流小謝詩。還似霓旌下煙露,月邊吹落上清詞。
野寺尋花春已遲,背岩唯有兩三枝。明朝攜酒猶堪賞,為報春風且莫吹。
欲隨流水去幽棲,喜伴歸雲入虎溪。深謝陳蕃憐寂寞,遠飛芳字警沉迷。
宿雨初收草木濃,群鴉飛散下堂鍾。長廊無事僧歸院,盡日門前獨看松。
凝碧初高海氣秋,桂輪斜落到江樓。三更浦上巴歌歇,山影沉沉水不流。
荊門灘急水潺潺,兩岸猿啼煙滿山。渡頭年少應官去,月落西陵望不還。巫峽雲開神女祠,綠潭紅樹影參差。下牢戍口初相問,無義灘頭剩別離。石壁千重樹萬重,白雲斜掩碧芙蓉。昭君溪上年年月,獨自嬋娟色最濃。十二峰頭月欲低,空濛江上子規啼。孤舟一夜東歸客,泣向春風憶建溪。
當時謫宦向夷陵,願得身閒便作僧。誰知漸漸因緣重,羞見長燃一盞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