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籍(約767年—約830年),唐朝詩人。字文昌,漢族,原籍吳郡(今江蘇蘇州),後遷居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)。世稱“張水部”、“張司業”。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,並稱“張王樂府”。著名詩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婦怨》《採蓮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張籍籍貫考辨》認為,韓愈所說的“吳郡張籍”乃謂其郡望,並引《新唐書·張籍傳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輿地紀勝》等史傳材料,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。
古釵墮井無顏色,百尺泥中今復得。鳳凰宛轉有古儀,欲為首飾不稱時。女伴傳看不知主,羅袖拂拭生光輝。蘭膏已盡股半折,雕文刻樣無年月。雖離井底入匣中,不用還與墜時同。
漾漾南澗水,來作曲池流。言尋參差島,曉榜輕盈舟。萬繞不再止,千尋盡孤幽。藻澀訝人重,萍分指魚游。繁苗毯下垂,密箭翻回輈。曝鱉亂自墜,陰藤斜相鉤。臥蔣黑米吐,翻芰紫角稠。橋低競俯僂,亭近閒夷猶。目為逐勝朗,手因掇芳柔。漸喜游來極,忽疑歸無由。氣狀雖可覽,纖微諒難搜。未聽主人賞,徒愛清華秋。
終日不離塵土間,若為能見此身閒。今朝暫共游僧語,更恨趨時別舊山。
三朝出入紫微臣,頭白金章未在身。登第早年同座主,題詩今日是州人。閶門柳色煙中遠,茂苑鶯聲雨後新。此處吟詩向山寺,知君忘卻曲江春。
遠客出門行路難,停車斂策在門端。荒城無人霜滿路,野火燒橋不得度。寒蟲入窟鳥歸巢,僮僕問我誰家去。行尋田頭暝未息,雙轂長轅礙荊棘。緣岡入澗投田家,主人舂米為夜食。晨雞喔喔茅屋傍,行人起掃車上霜。舊山已別行已遠,身計未成難復返。長安陌上相識稀,遙望天山白日晚。誰能聽我辛苦行,為向君前歌一聲。
襄陽南郭外,茅屋一書生。無事焚香坐,有時尋竹行。畫苔藤杖細,踏石筍鞋輕。應笑風塵客,區區逐世名。
春草空祠墓,荒林唯鳥飛。記年碑石在,經亂祭人稀。野鼠緣朱帳,陰塵蓋畫衣。近門潭水黑,時見宿龍歸。
仙郎白首未歸朝,應為蒼生領六條。惠化州人盡清淨,高情野鶴與逍遙。竹間虛館無朝訟,山畔青田長夏苗。終日政聲長獨坐,開門長望浙江潮。
相印暫離臨遠鎮,掖垣出守復同時。一行已作三年別,兩處空傳七字詩。越地江山應共見,秦天風月不相知。人間聚散真難料,莫嘆平生信所之。
京城在處閒人少,唯共君行並馬蹄。更和詩篇名最出,時傾杯酒戶常齊。同趨闕下聽鐘漏,獨向軍前聞鼓鼙。今日春明門外別,更無因得到街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