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籍(約767年—約830年),唐朝詩人。字文昌,漢族,原籍吳郡(今江蘇蘇州),後遷居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)。世稱“張水部”、“張司業”。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,並稱“張王樂府”。著名詩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婦怨》《採蓮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張籍籍貫考辨》認為,韓愈所說的“吳郡張籍”乃謂其郡望,並引《新唐書·張籍傳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輿地紀勝》等史傳材料,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。
與子骨肉親,願言長相隨。況離父母傍,從我學書詩。同在道路間,講論亦未虧。為文於我前,日夕生光儀。行役多疾疚,賴此相扶持。貧賤事難拘,今日有別離。我去秦城中,子留汴水湄。離情兩飄斷,不異風中絲。幼年獨為客,舉動難得宜。努力自修勵,常如見我時。送我登山岡,再拜問還期。還期在新年,勿怨歡會遲。
今朝一百五,出戶雨初晴。舞愛雙飛蝶,歌聞數里鶯。江深青草岸,花滿白雲城。為政多孱懦,應無酷吏名。出城煙火少,況復是今朝。閒坐將誰語,臨觴只自謠。階前春蘚遍,衣上落花飄。妓樂州人戲,使君心寂寥。
寂寂山景靜,幽人歸去遲。橫琴當月下,壓酒及花時。冷露濕茆屋,暗泉沖竹籬。西峰採藥伴,此夕恨無期。
幾年山里住,已作綠毛身。護氣常稀語,存思自見神。養龜同不食,留藥任生塵。要問西王母,仙中第幾人。
樓觀開朱門,樹木連房廊。中有學仙人,少年休谷糧。高冠如芙蓉,霞月披衣裳。六時朝上清,佩玉紛鏘鏘。自言天老書,秘覆雲錦囊。百年度一人,妄泄有災殃。每占有仙相,然後傳此方。先生坐中堂,弟子跪四廂。金刀截身發,結誓焚靈香。弟子得其訣,清齋入空房。守神保元氣,動息隨天罡。爐燒丹砂盡,晝夜候火光。藥成既服食,計日乘鸞凰。虛空無靈應,終歲安所望。勤勞不能成,疑慮積心腸。虛羸生疾疹,壽命多夭傷。身歿懼人見,夜埋山谷傍。求道慕靈異,不如守尋常。先王知其非,戒之在國章。
聖朝偏重大司空,人詠元和第一功。擁節高臨漢水上,題詩遠入舜城中。共驚向老多年別,更憶登科舊日同。誰不望歸丞相府,江邊楊柳又秋風。
先生已得道,市井亦容身。救病自行藥,得錢多與人。問年長不定,傳法又非真。每見鄰家說,時聞使鬼神。
由來勳業屬英雄,兄弟連營列位同。先入賊城擒首惡,盡封筦庫讓元公。旌幢獨繼家聲外,竹帛新添國史中。天子新收秦隴地,故教移鎮古扶風。
江亭寒日晚,弦管有離聲。從此一筵別,獨為千里行。遲遲戀恩德,役役限公程。回首吟新句,霜雲滿楚城。
古樹枝柯少,枯來復幾春。露根堪系馬,空腹定藏人。蠹節莓苔老,燒痕霹靂新。若當江浦上,行客祭為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