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籍(約767年—約830年),唐朝詩人。字文昌,漢族,原籍吳郡(今江蘇蘇州),後遷居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)。世稱“張水部”、“張司業”。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,並稱“張王樂府”。著名詩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征婦怨》《採蓮曲》《江南曲》。《張籍籍貫考辨》認為,韓愈所說的“吳郡張籍”乃謂其郡望,並引《新唐書·張籍傳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輿地紀勝》等史傳材料,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。
山頭鹿,角芟芟,尾促促。貧兒多租輸不足,夫死未葬兒在獄。早日熬熬蒸野岡,禾黍不收無獄糧。縣家唯憂少軍食,誰能令爾無死傷。
借得街西宅,開門渭水頭。長貧唯要健,漸老不禁愁。獨憑藤書案,空懸竹酒鉤。春風石瓮寺,作意共君游。
梧桐葉下黃金井,橫架轆轤牽素綆。美人初起天未明,手拂銀瓶秋水冷。
赤水今何處,遺珠已渺然。離婁徒肆目,罔象乃通玄。皎潔因成性,圓明不在泉。暗中看夜色,塵外照晴田。無脛真難掬,懷疑實易遷。今朝搜擇得,應免媚晴川。
外郎直罷無餘事,掃灑書堂試藥爐。門巷不教當要鬧,詩篇轉覺足工夫。月明台上唯僧到,夜靜坊中有酒沽。朝省入頻閒日少,可能同作舊遊無。
聞師行講青龍疏,本寺住來多少年。靜掃空房唯獨坐,千莖秋竹在檐前。
東南歸路遠,幾日到鄉中。有寺山皆遍,無家水不通。湖聲蓮葉雨,野氣稻花風。州縣知名久,爭邀與客同。
樓觀開朱門,樹木連房廊。中有學仙人,少年休谷糧。高冠如芙蓉,霞月披衣裳。六時朝上清,佩玉紛鏘鏘。自言天老書,秘覆雲錦囊。百年度一人,妄泄有災殃。每占有仙相,然後傳此方。先生坐中堂,弟子跪四廂。金刀截身發,結誓焚靈香。弟子得其訣,清齋入空房。守神保元氣,動息隨天罡。爐燒丹砂盡,晝夜候火光。藥成既服食,計日乘鸞凰。虛空無靈應,終歲安所望。勤勞不能成,疑慮積心腸。虛羸生疾疹,壽命多夭傷。身歿懼人見,夜埋山谷傍。求道慕靈異,不如守尋常。先王知其非,戒之在國章。
雲水東南兩月程,貪歸慶節馬蹄輕。春橋欲醉攀花別,野路閒吟觸雨行。詩價已高猶失意,禮司曾賞會成名。舊山風月知應好,莫向秋時不到京。
日觀東峰幽客住,竹巾藤帶亦逢迎。暗修黃籙無人見,深種胡麻共犬行。洞裡仙家常獨往,壺中靈藥自為名。春泉四面繞茅屋,日日唯聞杵臼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