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這首 天寶元年(742)八月作於汴州(今河南開封)。大梁:戰國魏都,唐時為汴州治所。卻寄:回寄。匡城主人:即《醉題匡城周少府廳壁》之“周少府”。匡城,唐滑州屬縣,在今河南長垣西南。2、一從:自從。魚釣:指隱居生涯。3、十載:自開元二十二年作者“獻書闕下”(《感舊賦》序)至天寶元年作此詩時,歷時九載,“十載”乃舉其成數。4、謁天階:謁見天子。5、歸滄浪:歸隱林泉。6、東郡:隋郡名,唐曰滑州,治所在今河南滑縣東。岑此行大抵沿黃河先至滑州,再至匡城,復由匡城至鐵丘,再到汴州。7、日:《四部叢刊》作“夜”。故山:指作者的少室舊居。8、鐵丘:在今河南濮陽縣北。9、拔剌:象聲詞。鵝鶬:雁的別稱。10、南燕:唐滑州昨城縣(今河南延津東),漢代曰南燕縣。胙城與匡城緊鄰,故此處以南燕代指匡城。11、籍籍:形容名聲甚盛。12、玉壺:取高潔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