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陵君救趙論原文注釋譯文,信陵君救趙論賞析作者唐順之簡介

信陵君救趙論

[作者] 唐順之   [朝代] 明代

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,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。夫強秦之暴亟矣,今悉兵以臨趙,趙必亡。趙,魏之障也。趙亡,則魏且為之後。趙、魏,又楚、燕、齊諸國之障也,趙、魏亡,則楚、燕、齊諸國為之後。天下之勢,未有岌岌於此者也。故救趙者,亦以救魏;救一國者,亦以救六國也。竊魏之符以紓魏之患,借一國之師以分六國之災,夫奚不可者?

然則信陵果無罪乎?曰:又不然也。余所誅者,信陵君之心也。

信陵一公子耳,魏固有王也。趙不請救於王,而諄諄焉請救於信陵,是趙知有信陵,不知有王也。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,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,欲急救趙,是信陵知有婚姻,不知有王也。其竊符也,非為魏也,非為六國也,為趙焉耳。非為趙也,為一平原君耳。使禍不在趙,而在他國,則雖撤魏之障,撤六國之障,信陵亦必不救。使趙無平原,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,雖趙亡,信陵亦必不救。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,不能當一平原公子,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,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。幸而戰勝,可也,不幸戰不勝,為虜於秦,是傾魏國數百年社稷以殉姻戚,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。

夫竊符之計,蓋出於侯生,而如姬成之也。侯生教公子以竊符,如姬為公子竊符於王之臥內,是二人亦知有信陵,不知有王也。余以為信陵之自為計,曷若以唇齒之勢激諫於王,不聽,則以其欲死秦師者而死於魏王之前,王必悟矣。侯生為信陵計,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,不聽,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於魏王之前,王亦必悟矣。如姬有意於報信陵,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勸之救,不聽,則以其欲為公子死者而死於魏王之前,王亦必悟矣。如此,則信陵君不負魏,亦不負趙;二人不負王,亦不負信陵君。何為計不出此?信陵知有婚姻之趙,不知有王。內則幸姬,外則鄰國,賤則夷門野人,又皆知有公子,不知有王。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。

嗚呼!自世之衰,人皆習於背公死黨之行而忘守節奉公之道,有重相而無威君,有私仇而無義憤,如秦人知有穰侯,不知有秦王,虞卿知有布衣之交,不知有趙王,蓋君若贅旒久矣。由此言之,信陵之罪,固不專系乎符之竊不竊也。其為魏也,為六國也,縱竊符猶可。其為趙也,為一親戚也,縱求符於王,而公然得之,亦罪也。

雖然,魏王亦不得無罪也。兵符藏於臥內,信陵亦安得竊之?信陵不忌魏王,而徑請之如姬,其素窺魏王之疏也;如姬不忌魏王,而敢於竊符,其素恃魏王之寵也。木朽而蛀生之矣。古者人君持權於上,而內外莫敢不肅。則信陵安得樹私交於趙?趙安得私請救於信陵?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?信陵安得賣恩於如姬?履霜之漸,豈一朝一夕也哉!由此言之,不特眾人不知有王,王亦自為贅旒也。

故信陵君可以為人臣植黨之戒,魏王可以為人君失權之戒。《春秋》書葬原仲、翬帥師。嗟夫!聖人之為慮深矣!


標籤: 史論 文言文 其他

《信陵君救趙論》譯文

評論者拿盜竊兵符一事做為信陵君的罪過,我認為憑這一點還夠不上拿來責罪於信陵君的哩。那強勁的秦國 暴虐到極點了,如今把其所有的兵力來壓於趙國 ,趙國肯定會滅亡。趙國是魏國的屏障,趙國亡了,那么魏國將要步其後塵;趙國與魏國,又是楚、燕、齊各國的屏障,趙、魏亡了,那么楚、燕、齊各國就得步其後塵了。天下的形勢,再沒有岌岌可危到像當時一樣的了。因此,救趙國,也就是用以救魏國;救這一個國家,也就是用以救六個國家啊。盜竊魏國的兵符來解脫魏國的禍患,借用一國的軍隊來分擔六國的災難,這有什么不可以的!

《信陵君救趙論》註釋

①符:兵符,其形如虎,故又稱“虎符”。古代將帥出征時,由國君和將帥各執兵符一半,以後國君想調動軍隊時,須將國君所執的一半送至將帥處,與將帥所執的一半吻合後方能接受命令。
②岌(jí)岌:極端危險。
③平原君:戰國時趙惠文王之弟,名趙勝,曾任趙相,為戰國四公子之一。其夫人為信陵君之姐。當秦兵圍趙時,平原君曾多次派使者向信陵君求救,並以姻親關係來打動其心。
④謝:在這裡是“請罪”之意,與現代用法不同。
⑤侯生:侯贏,原為魏國國都夷門的守門人,後為信陵君家中門客。當平原君向信陵君求救時,他向信陵君提出竊符之計。
⑥曷若:何如,倘若。
⑦“如姬”句:如姬之父被人殺害,信陵君曾為之復仇,故如姬對信陵君深為感激。
⑧穰(ránɡ)侯:魏冉,秦昭襄王之舅父,曾任秦將軍、相國,握有秦國軍政大權。“穰侯”為其封號。⑨虞卿:趙孝成王時相國。他和魏國的魏齊曾為早年間的好友,其後魏齊遇難出奔,他為了幫助魏齊,竟棄官與之一起出走。贅旒(zhuì liú):旒,同“瘤”,多餘的東西。
履霜之漸:《易經·坤》:“履霜堅冰至。”說明行路時如踏到霜,則冰天雪地即將到來。
葬原仲:原仲為陳國大夫,死後,其舊友季友(魯國的公子)私自去陳國將其埋葬。孔子認為這是非禮的行動。翬(huī)帥師:魯隱公時,宋、陳等國進攻鄭國,宋國也要魯國出兵,魯隱公不同意,魯大夫翬(即羽父)未得允許便帥師而去。孔子認為這是目無君主。

《信陵君救趙論》賞析

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欣賞中,我們不僅讚嘆古漢語用辭之精妙、簡練,並且透過華麗的詞藻,也可領略作者的文風文采,然而,除此之外,我們還應重視的就是作者通過文章體現出來的立場或論點唐順之的《信陵君救趙論》一文,以大家所熟知的“信陵君竊符救趙”的事件為題材,對已有的評論予以反駁,並陳述了自己的觀點。文章開篇簡練,沒有過多贅述即闡明自己觀點,指出趙國在軍事上乃魏國的屏障,趙國滅亡,則魏國亦凶多吉少,由此得出“救趙者,亦以救魏,救一國者,亦以救六國也”的論斷,因之,信陵君竊符救趙並無不可。
然而,緊接的第二段筆鋒一轉,切入作者本人觀點:“余所誅者,信陵君之心也”。作者認為,信陵君之所以救趙,並非為保魏國或其他幾國,而只因其姻親平原君在趙。並由此引出,其實信陵君不僅不為就魏國,甚至他心目中根本沒有魏王。接下來,作者又將矛頭指向魏王,說明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計所以能成功,魏王本身也有一定疏漏。文章末尾對全片進行綜合性的評價,指出為人臣的信陵君之罪在於結黨營私,目無君主;為人君的魏王之罪在於君權不明,君威不振,才使得臣子有犯罪的餘地。運用辯證法對論點詳加闡明,使全文無懈可擊。
整篇文章構思嚴謹,邏輯特徵鮮明,以駁斥原有論點開篇,一步一步,有條不紊地陳述出自己的論調。不僅如此,更難能可貴的是,全文雖為古文,但詞句深入淺出,即使不加注釋,也可通篇閱讀並把握文章主旨。

《信陵君救趙論》相關內容

創作背景作者:佚名  閱讀本文時,應該聯繫到當時的政治背景。唐順之生活在正德、嘉靖年間,這正是一個“有重相而無威君,有私仇而無義憤”的年代。君主大權旁落,宦官、奸...

《信陵君救趙論》作者唐順之簡介

唐順之

唐順之(公元1507~1560)字應德,一字義修,號荊川。漢族,武進(今屬江蘇常州)人。明代儒學大師、軍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進)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。嘉靖八年(1529)會試第一,官翰林編修,後調兵部主事。當時倭寇屢犯沿海,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,曾親率兵船於崇明破倭寇於海上。升右僉都御史,巡撫鳳陽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禎時追謚襄文。學者稱"荊川先生"。